超臨界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進展
更新時間:2010-12-23 15:30
來源:環境技術
作者:
閱讀:1545
摘要:簡單介紹了超臨界流體的基本性質,綜述了超臨界技術在固廢、污泥以及廢水處理方面的應用成果。指出伴隨著若干問題的解決,該技術必將在環境領域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調: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水氧化;污染治理;應用
早在100多年前, 超臨界流體超強的溶解度性質就被發現。1962年,K1esper等人提出了利用超臨界流體進行混合物組分分離和分析的新方法,但是未能實現。近20多年來,超臨界流體技術迅速發展,在食品、香料、藥物、化工、環保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受到廣泛的關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 超臨界流體的特性
超臨界是物質的一種特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流體表現出若干特殊性質。表1列出了超臨界流體與氣體、液體的相關參數的對比。表1數據表明, 超臨界流體性質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 既具有與液體相似的較高的溶解度,又具有氣體易于擴散的特性。在超臨界流體的臨界點附近,壓力和溫度的微小變化能夠引起溶解度的顯著變化。這正是人們利用超臨界流體實現萃取和分離的原因。目前有文獻報道的作為超臨界流體的物質大約有幾十種, 其中CO2具有溶解能力強,傳質速率高,臨界溫度接近室溫以及價廉易得等特點,應用較為廣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超臨界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進展.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