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水解酸化/BAF工藝處理玻璃纖維廢水
摘要:介紹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曝氣生物濾池(BAF)組合工藝處理泰山玻璃纖維鄒城分公司生產廢水的工藝流程、技術特點,給出了主要構筑物的技術參數和實際工程運行效果,并對工藝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工程竣工監測結果表明,該工藝對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7%、98%和93%以上,出水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
準》(DB37/599-2006),處理費用僅為0.92元/m3,處理系統運行穩定,耐沖擊能力強。
關鍵詞:玻璃纖維廢水; 混凝; 水解酸化; 曝氣生物濾池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玻璃纖維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在交通、工業、居住環境、環境污染治理和新型功能材料等領域的用途已越來越廣[1~4]。近幾年來,我國玻纖工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對國內現有企業進行改造和擴建的同時,還引進了國外的先進生產線。玻璃纖維生產過程中為改善液體對玻璃纖維浸潤性而使用不同類型的浸潤劑,因此生產過程產生大量含“浸潤劑”組分和微細玻璃纖維等懸浮物的生產廢水。玻璃纖維浸潤劑可分為淀粉型、增強型和石蠟型三種[5],不同種類的浸潤劑,其生產廢水生化特性相差較大,通常情況下使用上述三種浸潤劑產生的生產廢水BOD5/COD的值分別為0.25~0.5、0.10~0.22、0.045~0.08。泰山玻璃纖維鄒城分公司生產工藝中主要使用增強型浸潤劑,該浸潤劑是一種乳濁液狀的多組分復合物,其生產廢水BOD5/COD為0.18。因此,該生產廢水較難生化降解,危害性嚴重且治理難度大,單一的物化處理難以達到排放標準。泰山玻璃纖維鄒城分公司位于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重點保護區域,出水水質要求較高。在進行大量調研和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曝氣生物濾池組合工藝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112151402106896.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