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污水處理廠污泥調理-壓榨干化脫水項目
工程名稱:濟寧污水處理廠污泥調理-壓榨干化脫水項目
建設地點:山東-濟寧建設性質新建規模200噸/日
建成時間:2011-02工程投資
項目模式:政府投資、國有運營處理處置后含水率50~55%處理處置前含水率94~97%
污泥處理處置:濃縮,脫水,填埋
工程概況:
濟寧市污泥深度脫水干化項目是由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山東省城建設計院進行系統設計,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提供系統集成及工藝設備總包。該項目設計處理規模為200噸/天(以80%含水率濕污泥計),于2011年1月開工建設,2011年3月投產運行。項目采用“污泥調理—壓榨深度脫水”工藝,首先采用污泥調理劑對污泥性狀進行調理,以提高污泥的脫水性能,同時固化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然后通過污泥壓榨系統對調理后污泥進行初次擠壓過濾和二次高壓壓榨,經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于60%,目前處理后的污泥外運填埋處理。
污泥削減率:通過調理壓榨深度脫水處理后,泥餅的平均含水率約為55%,與含水率80%的濕污泥相比,體積減容率達44%;,大大緩解了填埋場的庫容壓力。
排放濃度:
泥餅含水率:經過處理后,泥餅含水率為40~60%,平均含水率約55%;
濾液濃度:CODcr為160~800mg/L;BOD為120~180mg/L;NH3-N為20~50mg/L;TP為5~6mg/L;
重金屬濃度:經過處理后重金屬濃度有所下降,處理后重金屬完全滿足污泥填埋標準;參考焚燒標準,重金屬的浸出濃度也能達標(詳見附件1-檢測報告)。
解決的技術難點:
調查污水廠水質構成及變化情況,掌握不同水質下污泥泥質的特性,結合污泥水分構成及脫水機理研究,針對性選擇最佳調理劑對污泥進行高效調質處理;
通過系列實驗,初步掌握了滿足不同處置條件時的配方,可以根據后續處置方式的不同,改變配方,使污泥處理后符合外運填埋、制成生物質燃料、建材利用和焚燒利用等多種污泥處置方式要求;
實現污泥調理壓榨深度脫水系統的達標、穩定運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