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土壤修復難題破解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1991 更新時間:2013-12-11 09:17記者從永清環保獲悉,該公司歷時5年研發的“一種用于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修復藥劑及使用方法”技術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這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可以環保、便捷地對砷污染土壤進行有效修復。
據介紹,當前砷和含砷金屬的開采、冶煉,用砷或砷化合物作原料的玻璃、顏料的生產以及煤的燃燒等過程,都會產生含砷廢水、廢氣和廢渣,對環境造成污染。一般而言,被污染土壤中的砷來自礦山開采、工廠含砷廢水排放、含砷煙塵排放以及含砷農藥的施用等環節。砷在土壤中積累并由此進入農作物的組織之中,致使作物減產,并通過食物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砷及含砷化合物的不穩定特性,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找到很好的修復方法。以前,大家都是把含砷土壤挖出來放入熔爐高溫焚燒,提取砷及含砷化合物,這樣費時費力。現在我們發明了這個藥劑,它可以直接和土壤中的砷合成礦化物質,這是一種穩定物質,不溶于水,也不被作物吸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永清環保技術負責人介紹,“這將為全國含砷土壤治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持。”
據悉,永清環保是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龍頭企業,今年已把修復業務推向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