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醫療垃圾的處理流程及方法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對防止交叉感染,控制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廢棄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在醫療垃圾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已成為醫院重要的污染源。因此,我們要加大監督,規范了一次性醫療垃圾管理流程,使此項工作步入現代化處理軌道,有效地防止其流入社會造成危害。
處理流程及方法
1.第一次消毒毀形。此項工作在使用科室進行,其目的是減少污染,防止輸液(血)器、注射器在此環節以原形流出。
毀形消毒方法:輸液(血)器、注射器使用后即刻將針頭分離,針頭用鉗子夾彎90度以上,然后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液中1小時以上;輸液器剪下插頭部分(未污染部分),另放于清潔處保存,其余部分剪成三段;注射器用鉗子夾斷乳頭,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1小時以上。浸泡后分類用專用黃色塑料袋進行密封式打包,與其它醫療垃圾嚴格區分盛裝。
2.回收、登記。每日由供應室派專人用專車定時進行回收,回收時輸液器以剪下的插頭為準,注射器以具體數目為準,清點準確數目,進行登記后,雙方簽字。
3.第二次消毒毀形。此項工作由供應室回收后負責處理,其目的是補充第一次消毒毀形的不足和漏洞,徹底進行無害化處理。
消毒毀形方法:將回收的一次性醫療垃圾再一次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1小時后,用專用毀形機進行切碎毀形,然后用密閉雙層大袋盛裝,放置在專用房間內由專人負責保管。定時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時由供應室負責人與處理負責人雙方進行清點登記并簽字。
4.反饋、管理。供應室每月將回收數量進行統計匯總,上報護理部和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院感辦),由院感辦統計各科室回收率,向全院通報,并納入綜合考核之中,與獎金掛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