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院士炮轟污水處理方法致癌
在國際科學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許靖華教授有著“許旋風”之稱。應重慶市委宣傳部和市科協之邀,“許旋風”刮到重慶。
18日,在市委禮堂和重大禮堂分別進行的演講中,許靖華的觀點仍然保持一貫“語不驚人死不休”:中國癌癥高發的源頭竟然是負責凈化水質的污水處理廠。
新觀點污水處理廠致癌
這個須發花白的78歲老人首先將“矛頭”對準了原定的演講題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造成中國人得癌癥的“禍首”是亞硝酸鹽。這是許靖華和他的團隊15年的研究成果。
許靖華和他的團隊研究認為,亞硝酸鹽就如同癌細胞繁衍的“溫床”,只要人體攝入足夠的亞硝酸鹽,原本潛伏在人體內的呈厭氧狀態、無法正常“呼吸”的癌細胞便“如魚得水”地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生長的環境,從而導致人們患上癌癥。
許靖華用在河南、江蘇等地區“癌癥村”的調研結果來為自己的研究結論作論據———河南林州于上世紀50年代被列為中國食管癌防治研究重點基地。1980年,在當地將飲用水由深層地下水取代地表水之后,當地食管癌的發病率減少一半。
為什么地表水中會含有亞硝酸鹽?許靖華拋出自己的結論:直接幫助人體癌細胞生長的亞硝酸鹽,其主要來源,正是那些已經建成的和正在興建中的、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廠。
新研究“阻擊”亞硝酸鹽
為凈化水質而興建的污水處理廠,反倒成為導致水污染的源頭。許靖華的觀點讓聽眾開始竊竊私語。
那么,污水處理廠是如何產生亞硝酸鹽的呢?
許老在調查中發現,當代水處理技術普遍使用活性碳為凈化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吸附水中的雜質來達到凈水的目的。但這個過程中吸附的細菌會在碳層中繁殖,不但增加細菌總數,而且這些細菌容易在水中轉化為亞硝酸鹽。
由于我國目前對于飲用水指標和排放水指標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沒作明確規定,因此,大量的亞硝酸鹽排放進江、河、海洋,通過取水口進入自來水廠,再進入千家萬戶……
目前中國因患癌癥而死亡的人數在100萬人左右。許靖華大膽預言,一旦解決飲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問題,這個數字將下降一半。
新措施飲水“綠色革命”
如果情況真的如此緊急?那么,該如何降低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呢?
這也正是許靖華的科研團隊正在著手的工作。國家有關部門已經下撥16億元資金,聘請許老的科研團隊在中國推動一場以變革凈水技術為依托的“綠色革命”工程。目前,這項工程已先后在河南周口、江蘇無錫、廣東韶關等地區進行試點。
“綠色革命”的主要內容并非要拆掉所有的污水處理廠。許靖華說,只要在處理過后的水中加入二氧化碳,便可生成專門吸收磷和氮的硅藻,自然就會降低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因為亞硝酸鹽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氮。
而在水質得到改變之前,許靖華建議人們飲用地下水,為了保持均衡,在抽取地下水后,再將去除掉亞硝酸鹽的地表水回灌入地底,如此往復循環,“可以解決根本問題”。
許靖華1929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赴美國留學攻讀地質學;1953年在洛杉磯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1954年進入美國殼牌石油公司從事研究工作;1963至1967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任教;1967年移居瑞士,任教于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并擔任地球科學院院長。曾先后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教授、地中海科學院院士;1984年獲世界地學界最高榮譽烏拉斯坦勛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