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廢水的組成
在淀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主要是溶解性的淀粉和少量蛋白質,一般沒有毒性,但COD很高,通常為1000~30000mg/L,SS為1500mg/L。如將廢水直接排放到環境水體中,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也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1 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生產不受季節影響,可全年生產。但工藝用水量較大,一般為5~13m/噸玉米。玉米淀粉廢水的主要成分為淀粉、糖類、蛋白質、纖維素有機物質,COD值為8000~30000mg/L,BOD值為5000~20000mgΠL,SS值為3000~5000mg/L。一般來說,淀粉廠所排放的污水有三個主要來源,一是水洗工藝中排放出來的污水,此污水pH值為6。5~7。0,COD值在6500~10000mg/L左右;二是在淀粉脫水時產生的工藝水,其有機物濃度較低,COD值大約在2000mg/L左右,呈弱酸性;三是在轉換生產產品時,生產設備的清洗水,其有機物濃度也較低,COD值為1000~1600mg/L,呈中性。此外,還有車間地面沖洗水。對于中小型淀粉廠,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污水的排放量為600~630m/d,主要水質指標:COD值為6000~7000mg。/L,pH值為6~615,SS為1500~2000mg/L。
2 薯類淀粉
薯類淀粉是指以薯類(主要是馬鈴薯和地瓜)為原料的淀粉生產。甘薯類淀粉生產廢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其廢水的水質特征為:
(1)輸送和洗凈廢水:通常含有泥土、馬鈴薯碎皮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機物,這種廢水懸浮物含量高,但COD和BOD值都不高;
(2)生產廢水即分離廢水: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質,如糖、蛋白質、樹脂等,同時也含有少量的微細纖維和淀粉,COD和BOD值都很高,且水量大。因此,本工段廢水是馬鈴薯原料淀粉廠污染廢水的主要來源;
(3)生產設備洗刷廢水;
(4)淀粉渣貯槽廢水:淀粉生產過程中,作為副產品產生大量的渣滓,長期積存在貯槽內,會含有一定量的廢水,這種廢水雖然不產生怪味,但因發酵其酸度很高。
因此,對淀粉廢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排放標準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科學研究課題。根據國家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GB8978-1996規定二級排放標準,排放水水質要求如下:COD≤150mg/L,BOD≤30mg/L,SS≤70mg/L,pH=6~9。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