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廚和綠化垃圾提高蚯蚓堆肥效率處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摘要:為了顯著提高蚯蚓堆肥處理剩余污泥的效率,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了摻入不同比例餐廚和綠化垃圾的剩余污泥蚯蚓堆 肥試驗。在保持剩余污泥占主體的情況下,試驗按照剩余污泥:餐廚垃圾:綠化垃圾的質量比(干質量)順序,共設6 個不 同配比處理組,分別為100/0/0、90/5/5、80/10/10、70/15/15、70/20/10 和70/10/20,各組接種蚯蚓后恒溫(25±1)℃暗室培 養,中途適時補充基質和水分,試驗為期7 周。試驗結束后,去除未被降解基質,分離并量測蚯蚓質量和數量以及蚓糞質量 及其養分含量,并據此量化比較各組蚯蚓堆肥效率。試驗結果表明,與純污泥相比,增加餐廚和綠化垃圾的總比例可以顯著 加快蚯蚓的生長、成熟和繁殖速度,顯著提高對應基質的降解速率和蚓糞生產速率,而且相應蚓糞的養分(總有機碳、全鉀) 含量也會顯著增加(全氮和全磷含量無顯著影響)。在保持剩余污泥占70%比例下,摻入15%餐廚垃圾和15%綠化垃圾的組 別蚯蚓堆肥處理剩余污泥的效率達到最高(蚓糞的養分含量除外),并與其他組別相比具有統計顯著性。總之,餐廚和綠化 垃圾的摻入能夠顯著提高蚯蚓堆肥處理剩余污泥的效率。
關鍵詞:蚯蚓堆肥;餐廚垃圾;綠化垃圾;剩余污泥
餐廚垃圾、綠化廢棄物以及生活污水處理廠排 出的剩余污泥是城市運營中數量最大,也是最具有 資源化利用價值的有機固體廢棄物。隨著環境治理 標準的提高,餐廚垃圾的分類、集中處理和剩余污 泥的無害化正逐步被制度“固化”,然而,就上述廢 棄物的處理、處置技術而言,尚有效率和成本上進 一步研究的必要。在安全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技 術方面,蚯蚓生物堆肥技術(或者稱為蚯蚓生物分 解處理技術,vermicomposting)被認為是一種新型 的、很有前景的可持續環保技術[1-3]。該技術利用蚯 蚓特殊的生態學功能,與環境微生物協同作用加速 分解和轉化有機物質,是有機固體廢棄物無害化、 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前期進行的 蚯蚓堆肥研究表明,城市生活污泥中雖然重金屬含 量不高,具有堆肥農用的潛力,但有機質含量不太 豐富,碳氮比(C/N)較低,適口性不佳,而且含 水率高、透氣性差,單獨堆肥效率不高。餐廚垃圾 具有高含量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全面的特征[4],而且適口性好;綠化廢棄物如枯枝、樹葉和雜草等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碳氮比高,結構疏松、透氣性佳[5]。因此,如果將餐廚和綠化垃圾配合剩余污泥共同作為堆肥基質,理應可以提高蚯蚓堆肥的效率,而且由于“稀釋”作用,可以天然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大大拓寬堆肥最終產品的安全應用范圍。本文探討餐廚和綠化垃圾與剩余污泥不同配比混合物料對蚯蚓堆肥效率的影響,為城市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0309135630977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