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污水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分析
摘 要:介紹廣州市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泥的處理處置現狀,分析廣州污泥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優缺點,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污水;污泥;污泥處理處置
1 廣州市污水污泥處理處置現狀
廣州市污水污泥的主要去向是運到珠江口伶仃洋傾倒入海,或運往垃圾填埋場與生活垃圾混合后進行填埋,僅有少量污水污泥會采用堆肥、干化造粒、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
污水污泥含有大量的細菌特性。在污水處理中,細菌及大部分寄生生物會在初級和二級沉淀中沉積下來,并與污泥混合,病毒則吸附在污水中的顆粒上,隨顆粒的沉淀沉積在污泥中,所以污水污泥的傾倒入海會造成海洋資源的嚴重污染。2001 年2月,廣州市海監局曾發文禁止污水處理廠所產生污泥繼續向珠江伶汀洋傾倒,但由于污水處理廠沒有有效的污泥處理辦法,而污水處理廠又不能停產,因此并未能完全按廣州市海監局的意見執行。
污水污泥與生活垃圾一起進行衛生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于經壓濾機脫水的污泥含水率較高(一般80 %左右) ,在與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時,不僅大大增加了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量,而且因為污泥稀軟,容易發生垃圾壓實機在操作中被陷和填埋體變形滑坡,直接影響垃圾填埋的正常運行。而且對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稀缺,不允許長期無限制地利用土地填埋的方式處理污水污泥。
近幾年,廣州市政府一方面對引起污水污泥處置不當的宏觀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逐漸地協調改善,另一方面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污水污泥處理方式,積極地推動其產業化和規模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廣州津生污泥處理廠。作為市政工程公開招標的項目,廣州污泥處理廠是按BOT 方式出資建設、運營。20 年后移交給廣州市政府的污泥處理廠,是全國首家對污泥進行處理的工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泥處理BOT 項目。它的建設和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污泥處理的市場化發展,為廣州市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2 廣州津生污泥處理廠
2. 1 廣州津生污泥處理廠建成投產帶來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0508113057057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