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廢水的亞硝化控制工藝
更新時間:2012-11-17 16:25
來源:山西建筑
作者:
閱讀:1353
摘要:介紹了含氮廢水進行亞硝化控制的理論和特點,并通過實驗研究了pH值、溫度、氨氮初始濃度、曝氣量對亞硝化型進程的影響,并優化出最佳控制工藝條件,指出含氮廢水實現亞硝化型穩定控制是可行的。
關鍵詞:生物脫氮,亞硝化,廢水,工藝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含氮廢水排放量日益增加, 氮素污染已成為水體環境的主要污染源, 對廢水進行有效的脫氮處理變得十分必要。而傳統生物脫氮技術由于脫氮工藝流程長, 投資和運行成本較大; 短程生物脫氮工藝是以氨氮的亞硝化為基礎的, 與傳統生物脫氮工藝相比, 具有流程短、運行成本低等優勢。要實現亞硝酸反硝化脫氮, 就必須設法使廢水中的氨氮和有機氮盡可能只轉化為亞硝酸氮, 避免硝酸根的生成。
1 亞硝化控制的理論分析
1. 1 亞硝酸硝化的可行性
從生化反應來看, 硝化作用是指氨氮被氧化成亞硝酸根, 然后再進一步氧化成硝酸根的過程:,可以通過控制硝化菌和亞硝化菌的相對活性,或通過調整曝氣量, 避免亞硝酸鹽進一步轉化為硝酸鹽, 使反應盡可能停留在亞硝化階段。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117163630156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