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處理的碳排放和減排策略
摘要:利用質量平衡模型,在核算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碳排放的基礎上,通過低碳化程度評價方法,建立了面向不同層次需求的生活垃圾低碳化策略.研究結果表明,餐廚垃圾產沼利用、生活垃圾填埋氣收集利用和焚燒發電的低碳化程度最高,分別為93.7%、75.3%和71.0%.在不具備上述處理條件的地區,可以采用準好氧填埋,或在填埋之前進行好氧穩定預處理實現碳減排,其低碳化程度分別為61.8%和56.7%.根據目前生活垃圾的處理情況,估算我國每年生活垃圾處理過程將形成甲烷排放超過600萬t,總碳排放約1.5億t;而通過實施低碳化處理策略,2015年甲烷排放可減少至約500萬t,總碳排放減少至1.3億t。
關鍵詞:生活垃圾,填埋,焚燒,碳排放
生活垃圾(MSW)等城市固體廢棄物在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為制定具針對性的生活垃圾碳減排策略,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填埋[1-2]、焚燒等不同處理方式的碳排放規律,并分別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CA)[1-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推薦方法[3-4],以及基于清潔發展機制(CDM)的核算方法[5-7],對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以及整個處理系統進行碳排放分析,并以此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恰當的分類系統[8]、改進的工藝技術[9]、優化的工藝流程[10-12]等.
如何從宏觀角度建立生活垃圾管理系統的低碳化處理策略,是減少生活垃圾處理碳排放面臨的重要問題.相對中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的1994年數據[13],目前我國的生活垃圾處理發生了巨大變化.作者采用IPCC的質量平衡方法[14],分析了我國目前主要的及正在快速發展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碳減排潛力,初步建立低碳化的生活垃圾處理策略,并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碳排放情形進行分析.
1研究方法
1.1研究邊界
從長期全球碳平衡的角度,生物質碳的釋放并不增加大氣碳含量,因此在核算不同情形碳排放時,生物質降解或焚燒產生的CO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1290208107258.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