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土壤滲濾法凈化生活污水研究進展
摘要:水資源供需的矛盾和分散型生活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均迫切需求開發高效、低耗、簡便并能有效脫N除P的原位污水處理技術。地下土壤滲濾法就是該類技術中的一種。本文對地下土壤滲濾系統的工藝類型及其應用進展作了綜述,分析了其凈化機理及影響工藝性能的因素,討論了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其應用前景作了展望。
關鍵詞: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原位處理,生活污水
長期以來,由于經濟、環境意識等方面的原因,生活污水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密集且污水收集管網能夠收集的地區。但在人口不太密集的旅游點、療養院、別墅、較獨立的社區、某些鄉鎮企業及農村等有著分散的獨立生活污水源的地區,其處理通常只是簡單的、臨時性的,有的甚至根本不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這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影響了人體的健康與經濟的發展。因此,開發低成本、有效的小規模原位污水處理技術一直是各國環保界關注的熱點。
目前開發的小規模污水原位處理技術十分廣泛,從簡單的化糞池到復雜的生物脫N工藝,從自然水塘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等等[1]。地下土壤滲濾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地下土壤滲濾法是一種集自然生態凈化與人工工藝于一體的小規模原位污水凈化技術。
它源自古老的污灌,繼承并發展了污灌技術簡便、可資源化的優點,對其存在的不足(如處理能力和處理效率低、易堵塞、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2,3]等)則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加以改進。該技術具有簡便、基建投資低(為傳統二級處理系統的1/3~1/2)、能耗少(一般不需運行費用或費用低)、凈化效率高、去除N、P有效和再生水可回用等特點。作為解決水污染和污水回用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手段,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2062140019568.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