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物理化學方法深度處理電鍍廢水的研究
摘要:電化學鍍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氰化物和六價鉻。堿性條件下除氰后,再除鉻,效果良好,最佳加藥量為NaOCl:CN-=7:1,FeSO4:Cr6+=12:1,Na2S;Cr6+=5:1。化學一電滲析法處理電鍍廢水結果表明,對鉻濃度<5mg/L的電鍍廢水有很高的脫鹽率和除鉻率,均在90%以上,處理后的水可循環使用。
關鍵詞:電鍍廢水,物理化學法處理,除鉻率
電鍍廢水的排放量約占廢水總排放量的10%,占工業廢水排放量的20%。電鍍廢水不僅量大,而且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嚴重,因為電鍍廢水中不僅含有氰化物等劇毒成分,而且含有Cr、Zn、Cu、Ni等金屬離子。化學法處理電鍍廢水有逐漸增加的趨勢,90年代中期國內達80.1%;而國外采用化學法的比例高達80%-90%。在化學法處理電鍍廢水過程中,為了使氧化還原反應完全和沉淀完全,往往要向廢水中投加過量的氧化劑(如次氯酸鈉)和還原劑(如硫化鈉或硫酸亞鐵),這不僅造成藥劑上的浪費,而且還會增加污泥量以及出水的含鹽量。如果將化學法和電滲析聯合使用,則不但能夠節約藥劑、減少污泥量,而且化學法處理后的上清液經電滲析處理后,淡水可以達到回用標準,實現電鍍廢水的閉路循環,既不污染環境,又充分利用了水資源。為此進行了氧化還原和電滲析聯合處理電鍍廢水的研究,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302251004246303.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