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方法及進展
更新時間:2013-03-04 13:44
來源:干旱環境監測
作者:
閱讀:5786
摘要:簡要介紹了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的沿革,包括物理法、水動力控制法、抽出一處理法和原位處理法,著重闡述了目前研究最多的原位處理法,即原位物化法、原位生物法和反應性滲透墻技術。并提出應該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
關鍵詞: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原位處理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地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帶來的對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日趨顯露。因此,加強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應技術的開發就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客觀地講,我國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調查及地下水污染物遷移轉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礎性工作,但在具體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方面做的工作卻不多,而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地下水點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且逐漸發展形成較為系統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303041344108851.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