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和污泥濃度對堿性條件下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響
更新時間:2014-05-14 10:33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2283
摘要:揮發性脂肪酸(VFAs)是脫氮除磷過程中易于利用的碳源。剩余污泥在堿性條件下發酵能產生大量的VFAs,而溫度和污泥濃度是影響剩余污泥發酵的兩個重要因素,為此考察了厭氧環境,溫度15℃和35℃,pH為10的條件下,剩余污泥揮發性懸浮污泥濃度(VSS 為 1.708~11.049 g/L)對水解酸化的影響,為實現剩余污泥的資源化提供理論依據。研究得出如下結論:污泥濃度對剩余污泥溶解性化學需氧量(SCOD)溶出率影響不大。低污泥濃度和高污泥濃度均不利于剩余污泥產酸,最佳產酸的污泥濃度為8.540 g/L。各污泥濃度條件下產生的6種揮發性有機酸中乙酸的比例總是最大,且低污泥濃度條件下乙酸的百分含量要高于高污泥濃度條件下。溫度對高污泥濃度條件下污泥的最大SCOD溶出量影響較大,而對低污泥濃度條件下污泥最大的產酸量影響較大。無論15℃還是35℃,中等污泥濃度對氨氮的釋放量影響不大,35℃條件下污泥濃度對正磷酸鹽的釋放要比15℃條件下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405141035294484.rar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