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R中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及特性研究
摘要
接種自行培養的活性污泥,以模擬廢水為基質,采用連續進水、間歇出水及厭氧/好氧交替的運行模式,嘗試了在SFBR中進行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并研究了好氧顆粒污泥的特性及反應器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通過逐步縮短沉降時間,28d時成功培養出好氧顆粒污泥,所形成的好氧顆粒污泥呈黃色、形狀不規則,且粒徑較小(平均粒徑0.56mm),正常情況下的SVI保持在70mL·g-1以下,EPS在59d時達到最大值(以MLVSS計)373.24mg·g-1,較培養初期增加了約2.5倍,運行后期由于顆粒出現解體,導致EPS急劇下降;反應器在運行過程中未能保持較高的污泥量,中后期MLSS始終在3000mg·L-1以下;在63d的運行時間里,除異常波動外,反應器對COD的去除率基本維持在90%左右,正常情況下出水COD小于100mg·L-1,反應器對NH4+-N、TIN的去除效果波動較大,去除率分別為44.45%~94.72%及43.87%~93.13%,反應器對TP的去除率在44.50%~97.40%之間,正常情況下TP去除率可維持在60%以上;限于自動控制水平,夜間長時間的好氧饑餓期容易造成絲狀菌過度生長,使得AGS在生長競爭中處于劣勢,最終導致了AGS的解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412221508548923.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