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濕法脫硫“白煙”問題的方法
濕法脫硫占到現已有投產的煙氣脫硫裝置的84%。濕法脫硫后的煙氣含濕量較高(13-15%),煙溫較低(50-55℃),脫硫后的煙氣進入環境空氣中時,煙氣中水蒸氣處于過飽和狀態后,部分水蒸氣冷凝結霧,從而出現“白煙”現象。
發達國家要求煙囪排煙溫度高于80℃,所以看不到“白煙”。我國對煙囪排煙溫度沒有要求,因此出現“白煙”的現象很普遍,容易煙霧繚繞,影響出行和空氣質量。目前消除濕法脫硫“白煙”工藝類型有:
1、冷凝換熱法
是將脫硫白煙氣經脫水、過濾、除濕后,溫度從55℃降到25℃,冷凝水經三級沉淀處理后用于高爐水沖渣,降溫脫濕后的煙氣進入原煙囪排放。
該技術主要用于脫濕鼓風,而燒結煙氣腐蝕性大、含粉塵及雜質,移植到燒結煙氣中技術不成熟,核心設備易腐蝕和堵塞而失去換熱作用。
2、自煙換熱法
是利用脫硫前燒結干煙氣的溫度,加熱脫硫后的濕煙氣達到80℃以上。
該技術不需要熱能消耗。缺點:普遍應用于電力行業,設備維護難度大,換熱器易堵塞、損壞。燒結煙氣腐蝕性更大于發電的煙氣,同樣存在設備維護的難度。
3、加高煙囪+煙囪內設導流裝置
該技術投資省。實施后可能有些好的視覺效果,但“白煙”不能完全消除。應用在鋼鐵廠。
4、電除霧器
該技術主要用于深度脫塵。除霧效果不理想。設備投資大、電耗高。設備腐蝕漏電。
5、低能耗混合干燥法
采用擋板+旋風+絲網三級復合脫水器及彎管脫水對煙氣進行減速、降溫、冷凝,煙氣與帶冷機熱煙氣充分混合后,達到降低混合氣飽和水氣量,最后排放。
該技術利用外部廢熱源加溫,不影響系統的運行,并且運行成本低。系統內部設備簡單,易于維護。從技術上和經濟上較其他方案簡單易行,可操作性。
幾種方式中,應用于鋼鐵企業,第5種效果最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