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好氧、厭氧/好氧交替狀態對活性污泥性質的影響
更新時間:2015-09-29 10:55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2490
摘要:
實驗采用活性污泥處理模擬印染廢水,研究厭氧、好氧、厭氧/好氧交替3種條件對活性污泥性質的影響。3種實驗條件下,污泥沉降比(SV%)均基本保持在18%~25%之間,污泥容積指數(SVI)保持在62~66mL/g之間。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除EPSB-蛋白質濃度持續升高外,其余形式均呈現積累、達到最大值后下降的趨勢,其中厭氧/好氧交替條件下EPS濃度最高而好氧條件下最小。在整個實驗期間,活性污泥的脫氫酶活性基本呈上升狀態,在厭氧/好氧間歇曝氣條件下脫氫酶活性最高、好氧條件次之、厭氧條件最低,最終3種條件下的脫氫酶活性分別為31.27、26.63和24.37mg/(g·h)。活性污泥中ATP濃度基本呈現先增加后減小、再趨于穩定的變化趨勢。實驗結果表明,活性污泥表觀產率系數順序是好氧>厭氧>厭氧/好氧交替運行,厭氧/好氧交替實現了系統內污泥減量,微生物的產率系數和能量狀態密切相關。脫氫酶活性對污染物的降解影響明顯,而實驗條件下微生物能量狀態和污泥減量并不對污染物降解產生影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0929105514031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