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合成能夠與臭氧聯用催化氧化垃圾滲濾液中污染物的高效催化劑,采用浸漬法制備了以活性氧化鋁為載體的75種不同銅鎳負載率的催化劑,使之分別與臭氧聯用進行垃圾滲濾液催…
在pH=3.0的NaAc-HAc緩沖液中,用循環伏安法制備聚L-組氨酸修飾玻碳電極,研究Pb2+和Cd2+在修飾電極上的方波陽極溶出伏安特性,建立了方波陽極溶出伏安法測定Pb2+和Cd2+的新…
微波預處理能顯著提高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進而可作為內碳源補充強化生物脫氮,但釋放的大量溶解性有機物卻存在碳源可利用性偏低問題.因此,為了提高上述碳源的可利…
建立了環境水樣中三氯卡班(TCC)的預處理和測定方法。考察了3種固相萃取(SPE)小柱、5種洗脫液對TCC回收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ENVI-18SPE小柱、以乙酸乙酯/乙腈(1:1)為洗…
以含固率為10%的污泥為對象,研究不同溫度和時間條件下熱水解過程中有機物轉化規律對污泥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熱水解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污泥中揮發性懸浮固體(VSS…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對煤基顆粒活性炭進行改性以提高其對廢水中Cu2+的去除效率,探討了溫度、EDTA-Na2濃度、改性時間和固液比對活性炭改性的影響。
為了提高漆酶在水體有機污染物控制中的實用性,以乳液電紡作為酶固定化方法,以電紡纖維膜作為載體制備固定化漆酶,考察并優化了紡絲電壓、乳化劑和酶溶液添加量等因素對載漆…
選擇二甲苯作為VOCs代表成分,在開放式自然培養條件下,研究VOCs增溶性能及增溶效果。結果表明,增溶菌具有明顯的生長規律、增溶規律及發酵pH變化規律。
以實現河道疏浚底泥中富含的重金屬Cu、Zn、Ni的穩定化為目標,選用EDTA、DTCR、Na2S、Na2S2O3、膨潤土、水泥及自主研發的特殊膠凝材料作為穩定劑,對底泥中的重金屬進行固化…
在中試吸收塔反應器中,以氨基濕法煙氣脫硫為基礎,結合Fe(II)EDTA絡合吸收NO技術,實現同步脫硫脫硝;采用單一變量法研究了塔型、填料幾何特性、填料層高度、液氣比和Fe(II)ED…
采用軟模板法制備中孔炭電極,利用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循環伏安法對自行制備的電極與市售進口電極的性能指標進行表征,比較二者的性能差異;探討施加電壓、進液流量和進液電…
聚合氯化鋁(PAC)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無機絮凝劑,印染廢水經生化處理后色度往往難以達標,采用PAC進行深度脫色處理效果較好,但其存在用量大,水中殘留鋁對環境有害,形成的絮體結…
采用熱化學反應—靜置分離—研磨回注工藝處理海上油田平臺含聚油泥,分析了平臺現場含聚油泥的組成,經熱化學反應—靜置分離后,含聚油泥的原油回收率>93%,污泥殘油率<0.3…
采用Fenton氧化法對垃圾滲瀝液進行預處理.基于響應面法研究了Fenton氧化法對垃圾滲瀝液的處理效能,考察了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和[H2O2]/[Fe2+]摩爾比對TOC去除率的影響,并…
植物提取液綠色合成納米鐵是用于環境修復最有潛力的技術之一.本文利用苦丁茶提取液綠色合成納米鐵(FeNPs),考察了FeNPs去除Pb(Ⅱ)和Cd(Ⅱ)的性能,同時,比較了不同溫度對FeNP…
以水華暴發的新鮮藍藻為處理對象,采取凍融破壁的方式獲取藻藍蛋白的粗提液。在一步鹽析與二步鹽析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基于正交試驗綜合考慮鹽析時間、藻藍蛋白的濃度、pH…
建立了生物滴濾中試裝置,并將前期研發的紋翼多面球和空心多面柱作為組合填料,以甲苯和乙醇混合氣為廢氣,研究了組合填料生物滴濾塔的污染物去除性能.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