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纖維素酶添加時間對玉米秸稈高溫厭氧消化的影響。玉米秸稈首先進行堿性雙氧水預處理,結果表明,預處理最佳條件為NaOH投加量4g/L,H2O2投加量17g/L,固液比1:40,預處理時…
研究了SNCR(選擇性無催化還原)工藝過程中還原劑液滴向爐內的噴射軌跡、以及還原劑在爐內高溫空間的蒸發和混合擴散問題,得到了循環流化床鍋爐不同截面的還原劑濃度分布。
用濃酸混合液(濃H2SO4,H2O2)和非熱等離子體(NTP)對碳納米管(CNTs)進行預處理,對比2種方法預處理的CNTs在負載不同活性組分時NH3的催化氧化性能,實驗結果表明,濃酸混合液預處…
采用蒸發濃縮法處理早期、中期和晚期垃圾滲濾液,研究滲濾液的COD和TOC的蒸發規律,并對不同填埋齡滲濾液及蒸發分離出的冷凝液進行三維熒光特性分析。
以氨水為吸收劑,對聚丙烯中空纖維膜分離煙氣中CO2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氣體流量和入口CO2濃度的增加,CO2去除率下降而傳質速率增加;隨著氨水濃度和氨水流量的增加,C…
針對立體循環一體化氧化溝(IODVC)彎道流場存在的問題,利用計算流體力學(CFD)和Fluent計算方法,對IODVC流場進行了二維單相流模擬,探究導流板結構形式對彎道流速分布的影響.…
匯總目錄:一、碳酸鈉半干法脫硫+低溫脫硝一體化工藝;二、加熱焦爐煙氣+高溫催化還原脫硝工藝;三、SICS法催化氧化(有機催化法)脫硫脫硝工藝;四、活性炭/焦脫硫脫硝工藝…
研究了水熱法預處理城市污泥時反應時間對污泥脫水性能和污泥中N、P、K元素及重金屬遷移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在160℃的溫度下,隨著水熱反應時間(30~120min)的增加,污泥脫水…
為去除合成革廢液中懸浮物質,降低精餾回收能耗,采用超濾膜技術(UF)對合成革行業DMF(二甲基甲酰胺)廢液進行預處理研究。結果表明,經聚酰胺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耐壓…
通過鳥糞石的形式回收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中的氮磷,不僅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實現氮磷的資源化。利用微生物電解池(microbialelectrolysiscell,MEC)開展了回收剩…
采用均質硅橡膠膜構建了卷繞式膜組件,以鹽酸溶液為萃取液回收濃縮廢水中的鄰甲苯胺。通過考察進水濃度、萃取液pH、溫度、離子強度、進水流速等因素對去除過程及回收率的影…
利用簡青霉菌絲球固定生物炭制得一種新型生物吸附劑,吸附處理亞甲基藍(MB)和甲基橙(MO)兩種染料,考察了接觸時間、菌絲球和生物炭用量、pH、染料初始濃度等影響因子對處理效…
為了探討氨水增強電動力學技術修復氟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對土壤pH值的影響,在自制的電動力學裝置中,1V/cm電解電壓下,以氨水作電解液,采用連續循環的方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氨…
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研究了反應器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時間(HRT)和不同進水容積負荷(VLR)下,高濃度有機廢水發酵時產酸產乙醇特性。結果表明,在厭氧反應初期,隨著…
采用化學還原與電沉積方法制備了鈀和石墨烯復合膜碳紙(Pd/rGO/C)電極。以制備的Pd/rGO/C電極為陰極,通過電化學還原法處理水中硝酸鹽。
利用硅藻土和FeSO4·7H2O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備應用于抑制水體富營養化的除磷吸附材料——磁改性硅藻土,通過BET比表面積、X射線衍射(XRD)、紅外光譜(IR)和磁滯…
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CeO2-TiO2/Ti復合膜電極,以該復合膜電極為陽極、Cu為陰極,組裝高效低耗的斜置雙極液膜光催化反應裝置,以活性艷紅X-3B(RBR)為目標污染物,在可見…
“綠色節能創新發展” 2016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 (IFME) 流體機械主要包括:泵;風機;壓縮機;閥門及管件;氣體分離、液化和凈化設
利用電動力學修復汞污染土壤,并考察電動力學修復對土壤部分理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常規的電動力學修復方法不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汞污染物,需要一些強化措施,在陰極電…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