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排污權交易改革為何斬獲全省“四個第一”?
【谷騰環保網訊】在安徽省宣城市,一場以優化生態環境資源市場配置為核心,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排污權交易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2024年,宣城市圍繞環境有價、使用有償、交易有市、改革有效的目標,積極探索創新。其成立的宣城市排污權交易和儲備管理中心,宛如引擎,激活了排污權交易的活力。這一舉措成效顯著,該市取得安徽全域推進排污權交易“四個第一”的優異成績:在安徽全域推進排污權交易中拔得“第一筆交易”,且在交易數量、單筆交易額和交易總金額方面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年共完成13筆排污權交易,交易總金額達638.5萬元。
廣德市更是成為宣城排污權交易改革的耀眼之星。作為安徽省首批唯一的長三角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它與上海青浦區、浙江嘉善縣完成了首批次2筆跨區域排污權交易,交易總金額2.6萬余元,彰顯了宣城在長三角區域協作中的擔當與探索精神。
要實現良好成果,凝聚各方合力至關重要。宣城市制定了《宣城市排污權儲備和出讓管理辦法》,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排污權許可確權等制度機制和政策體系。市、縣(區)上下聯動,共同推動排污權交易改革。2024年,該市認真審核自主減排項目9個,精準核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富余排污權,并設立二級市場儲備庫。這一庫的設立大大提高了交易時效,減少了企業轉讓排污權的中間審核環節,讓交易更加高效順暢。
在改革過程中,宣城探索建立了形式多樣的扶持激勵機制。聚焦“2+3+4”產業,突出對重點產業的支持。將排污權交易與環評審批環節掛鉤,提前掌握市場需求量,建立“買方”名錄庫。2024年,公開發布3家企業的富余排污權,二氧化硫69.09噸,氮氧化物180.95噸。這一舉措拓寬了“買方”的信息獲取渠道,讓資源要素在市場機制下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有力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