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充電難題,助力新能源汽車“加速跑”
【谷騰環保網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0年全球第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更明確要求,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高質量充電網絡。然而,在快速發展的背后,城市充電設施建設仍存在諸多痛點。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河間市興村鎮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石炳啟結合調研實踐,針對住宅小區充電樁難建、公共充電位被燃油車占用、高速公路充電供需失衡等問題,提出破解充電難題的一些建議。
“以滄州市為例,當地持續優化充電網絡,2024年已建成6000余個公用和專用充電樁,投運省內首個光儲充智能超級充電站,構建起主城區‘15分鐘’充電服務網絡,實現全域充電設施全覆蓋。”石炳啟指出,但新能源充電設施仍存在“三大痛”。
他表示,當前,城市住宅小區內充電樁建設困難重重,這是“第一痛”。“滄州地區老舊小區情況更為嚴峻,這類小區普遍缺乏物業管理,因歷史遺留問題,公共區域未施劃停車位,戶均停車位數量嚴重不足,不僅公共充電樁選址落地困難,私人安裝充電樁更是難上加難。”石炳啟指出,住宅小區內部充電樁建設涉及業主、物業、發改、消防、住建、街道等多個管理部門,審批環節繁瑣,車主協調各單位簽字許可過程艱難。
“第二痛”是城市公共充電站燃油車占位現象嚴重。城市中心地帶空間資源稀缺,公共停車位供不應求,燃油車占用電動汽車充電專用停車位的情況頻繁出現。石炳啟表示,現行國家交通法律法規未針對這一問題制定明確的管理處罰規定,使得該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第三痛”是高速公路充電難問題。石炳啟在調研時發現,高速公路充電需求增長迅速,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時段性,平時充電需求相對較小,節假日期間需求則激增。“當前,高速公路充電樁面臨進場難、經營難等問題,社會運營商投資意愿普遍不足。”
為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石炳啟建言,在保障居住區充電樁建設方面,由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牽頭,加快研究出臺全國性的存量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標準規范,推動相關配套政策盡快落地實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動固定車位應裝盡裝,切實解決居住區充電難題。“例如,在部分試點城市的老舊小區改造中,同步規劃建設充電樁,成功緩解了居民充電壓力。”
在出臺電動汽車充電車位管理法規上,由城管、公安部門牽頭,制訂詳細的公共電動汽車充電車位管理規范,明確禁止燃油車長時間占用電動汽車充電專用停車位。在充電樁停車位醒目位置施劃“新能源汽車充電專用”標線,便于識別和管理。對于違反規定占用充電樁專用車位的非新能源車輛,依法依規予以處罰。
在強化高速公路充電基礎保障能力上,可以由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牽頭,將充電設施納入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規劃和強制配置標準,從規劃層面保障充電設施的合理布局。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公路、電網、充電運營等企業共同參與的合作機制,吸引社會主體發揮各自優勢投資建設高速公路充換電設施。將充電服務納入節假日高速公路出行保障方案,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和資源調配,確保新能源汽車用戶安心出行。“比如在一些熱門旅游線路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前預測節假日充電需求,合理調配充電資源,有效緩解了充電難問題。”石炳啟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