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生活、作用于人類自身存在和發展過程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體系統。近年來,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發展路徑相似,…
在低碳農業發展的背景下,研究我國農業碳排放的地區差距及其分布動態演進,對于充分掌握我國農業碳排放的空間格局和演變規律進而采取有差別的區域農業碳減排措施提供一定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同時也已經并正在產生著一系列的嚴…
因此,國內外學者對住宿業的碳排放問題做了大量研究,試圖探尋解決住宿業節能減排問題的措施,并引起住宿業碳排放相關利益主體的重視。本文對國內外住宿業碳排放研究的內容…
日本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諸多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一方面得益于二戰后日本官產學界在環境治理指導思想、理念和政策方面順應形勢地不斷變化、更新和創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
全球氣候問題已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以二氧化碳為主體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暖的癥結所在。加強對碳排放問題的研究無疑是當今理論界、實踐界重要而有意義的命題和任務。
經濟增長和減少污染是當今人們關注的重點。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經濟在取得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進入21世紀,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世界各國正努力采取多種措施,以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威脅,推動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氣候變化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以低碳經濟為主要特征的低碳發展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推動全球低碳發展的過程中,歐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2011年12月15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減排目標約束對我國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減排目標約束下,能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減少8.74%。因此,我國在制定減排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對我國經濟發展的…
在全球低碳博弈與低碳競爭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政府于2009年公布了自主碳排放減緩行動目標,即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提…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通過以后,有關貿易碳排放的量化及其責任劃分問題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關注,更成為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的一項重要議…
流域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各種服務:以豐富的水資源哺育人類、灌溉農田、凈化環境,以廣闊的水域維持生物多樣性,以干、支流為聯系紐帶溝通全流域,以蘊藏的巨大水能為流域經…
國際碳交易市場包括管制與自愿兩種交易機制,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不受法律強制性約束,允許企業和個人購買碳抵消量實現其“碳中和”,與清潔發展機制相比項目審批周期短、申請…
全球變暖下土壤有機碳儲存的變化是土壤與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問題。本研究選擇了3種太湖地區代表性水稻土和表層土壤,分別進行20 50°C的室內恒溫培養,監測培養過程中總有…
低溫等離子體- 催化協同凈化技術是一種理想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催化劑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廢氣治理的凈化效果和二氧化碳的選擇性,減少副產物的產生,并進一步降低能耗。…
運用已建立的EPPML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模型,對1995年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碳平衡狀況進行了模擬。模擬結果表明,該保護區植被的年凈初級生產力NPP(碳量),以闊葉紅松林…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