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
摘要:介紹了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處理工藝,分析了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提出了在欠發達地區應用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有前景。
關鍵詞:生活污水 無動力 處理工程 應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口急劇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漸增多,對環境的影響也日趨加重。2007年,當涂縣 城鎮人口9·8萬人,年產生的生活污水近500萬 年排放COD達1789,t氨氮250,t這些生活污水就 近排入周圍環境,日積月累,造成水體水質惡化 不少城鎮附近水體水質為V類,已不適宜農業灌 溉,縣城區護城河水體水質為劣V類,達不到景 觀要求,特別是高溫天氣,水體變質、發臭,已嚴重影響了城鎮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生活污水的污 染已成為困擾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難題。加大生活污水的處理力度,削減COD的排放量是“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要求,由于財力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在尚不具備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情況下,實施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符合欠發達地區解決生活污水污染問題的需要。
1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就是在人工創造的 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環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并將其轉化為無機物,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效率的一種水處理方法,主要是去除污水中溶解性和膠體性有機物, 降低水中氮磷等營養物的含量。與傳統化糞池相比有以下特點:投資省,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 COD去除效率達72%以上,可滿足一級排放標準的要求,工程結束后無動力運行,無需專人維護。
2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工藝流程
污水→檢查井→初沉池→沉淀池→厭氧生物濾 池→好氧生物濾池→檢查井→排放
污水經過檢查井注入初級沉淀池和第二沉淀 池,去除上浮物和大顆粒雜質,較穩定的污水流入厭氧生物濾池,在該池內的污水通過厭氧和兼氧細 菌的消化,降低污染物濃度。填料采用高分子有機物制成的生物菌床,在厭氧池中密集排布,使得厭氧菌和兼氧菌均勻分布在生物濾床上。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流入好氧生物處理設施,通過填料截留細小懸浮物,并利用自然通風進行好氧和兼氧反應, 進一步降低有機物的濃度。
3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實例分析
![]() |
參照《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生活源產 排污系數手冊》,當涂縣城區和城鎮屬三區五類,生活污水排放系數(直排)為140L/人·d,化學 需氧量為50g/人·d,氨氮為7·0g/人·d,總磷為 0·56g/人·d。在主體工程竣工后住戶入住率達80%以上,對排放的生活污水進行監測。結合監測 結果分析表明:以6479個居民為研究對象,在實施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后,化學需氧量削減量為87·38t/a,氨氮削減量為11·98t/a,總磷削減量 為1·26t/a。
![]() |
據統計,縣城區19個房地產開發小區項目實 施了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服務范圍為28501人,可削減COD384·40t/a、氨氮52·70t/a、總磷 5·54t/a。
4 效益分析
(1)處理工程布局靈活,可埋地、覆土、綠化,融合于周圍的自然景觀,無不良氣味產生,不影響周圍環境。
(2)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影響水體環境的各類污染物大幅削減。
(3)在縣城區,實施無動力處理工程后,減 少了流入護城河的污染負荷,護城河的自凈能力明顯增強,水體水質明顯改善,富營養化趨勢得到控制,相對也減輕了污水處理廠建成后的處理壓力。 在集鎮、農村聚居點,可以解決農村地區賴以生 產、生活的水體污染問題,為地方的環境改善以及經濟的振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5 結束語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不僅運行簡單,投資節省,而且處理效果十分明顯,在欠發達地區是比 較經濟實用的。在大型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餐飲 洗浴等服務業可以借鑒,解決生活污水的污染問 題,在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廣應用,切實改善農村環境。
參考文獻:
[1] 顧平·中空膜生物床處理生活污水中的研究[J]·中國給 水排水, 2000, (16)·
[2] 顧巍鐘,高杰·江蘇湯泉鎮用水生植物凈化污水[N]·中 國環境報, 2006-06·
[3] 本書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M]·北 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2·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