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湖南"主打綠色名片凸顯前瞻理念
湖南省委書記周強近日在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時提到,要建設“四個湖南”——綠色湖南、創新型湖南、數字湖南和法治湖南。“綠色湖南”是湖南的首張“兩型”名片,“綠色”發展是一條符合湖南實際的科學發展道路。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湖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全省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連續2年位居全國前10位。外界在看好湖南發展前景的同時,也有人擔憂:湖南會否在經濟快速增長中犧牲良好環境? 對此,周強曾高調表態:“綠水青山是湖南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競爭力,也是最大的吸引力”,這些宣示被鐫刻在世博會湖南館的石碑上,公開宣告:湖南的發展不僅決不會以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由此可見湖南執政層的前瞻理念。
![]() |
湖南山水 |
與這種前瞻理念相對應的是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行動,湖南近年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刮起江湖治污“綠色風暴”。為保護湖南母親河湘江,2008年,周強提出“要把湘江打造成中國的萊茵河”,贏得國內外輿論一片喝彩。之后,周強親自掛帥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領導委員會主任,出臺了《湘江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相關考核辦法,全面啟動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3年行動計劃,投入174億元巨資整治湘江污染,上千家列入整治范圍的企業被要求關閉、退出或停產,整治力度空前,成效顯著。與此同時,“長江之腎”的洞庭湖的生態環境也明顯改善,近年監測數據顯示,洞庭湖各監測斷面的水質均達到或優于三類標準。
中央批準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鼓勵探索率先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機制。周強表示,堅持綠色發展、創造“綠色GDP”是長株潭兩型建設改革的不懈追求。作為全國“兩型”社會改革實驗區,規劃中的長株潭城市群也完全區別于“攤大餅”的城市發展模式,“綠色”理念貫穿全局,按照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將建設成“林中有城、山水相宜”的生態城市群,在長株潭3市接合部,還將建一個“綠心”----核心生態保護區。為強調法律對“綠色GDP”和兩型建設的保證作用,湖南還在全國率先出臺行政程序規定,為追求綠色GDP提供了法律與行政上的有力保障。
在產業布局上,湖南優先發展“綠色”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信息產業、節能環保產業被確定為未來五年率先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七大產業有望在未來十年內成為湖南產業格局的“重頭戲”,也無一不是綠色產業。目前,湖南新能源從勘探、規劃、研發、設計,到裝備制造、產品應用、國際工程承包,已基本形成完整產業鏈,隨著諸多“綠色”產業的崛起壯大,湖南的經濟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綠色”崛起之路的湖南必將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制高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