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治水決不絲毫懈怠
“十一五”期間,山東省青島市率先建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群,城市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部分流域、區域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明顯。
青島環保工作者長久堅守著一個神圣的信念,決不在水污染治理上有絲毫懈怠。這種堅守與執著的行動令青島“十一五”期間的水污染治理有了明顯改善。青島相繼完成了大沽河水源地、吉利河水庫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劃界立標工作。與此同時,重點開展農家宴排污專項整治,取締了位于各水源保護區內全部農家宴排污口和鄉鎮企業排污口,確保了水源的安全。為使這項工作長久化、規范化,2008年,《青島市重點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正式出臺,飲用水水源地基礎信息、主要污染源分布和數量等情況得到了動態管理。“十一五”期間,嶗山水庫、棘洪灘水庫、書院水庫、小珠山水庫、吉利河水庫、大沽河水源地6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年度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青島的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2010年青島市成立了環灣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環灣保護工作事宜。相繼完成了《膠州灣入海污染物排放及總量控制研究》等專題研究,形成了《發展中的環膠州灣地區保護研究總報告》。2009年立法《青島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定》,進一步強化了膠州灣環境保護的法律地位。
青島市啟動了環灣流域治理工程,以截污治污、提升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為重點,大力推進海泊河、李村河、婁山河、墨水河流域治理工作,相繼對海泊河中上游、李村河上游、大村河等多條城區河道進行了綜合整治。市區海泊河、李村河、婁山河流域累計鋪設排水管網340.3km,清查出污染點源426處,完成治理389處,張村河流域(嶗山區段)實現全面截污。開展了環灣區域13個污水處理廠、17個新改擴建項目的建設,2010年底項目將全部完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由63%提高到了85%。老城區累計啟動搬遷企業45家,實施了青啤集團二啤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及其尾水用于李村河生態補水工程。完成了婁山河口白泥吹填固化和綠化試驗段建設。一條條昔日的“龍須溝”變成了今日水清、草綠、花香、魚游的清水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