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妇内射中岀黑人_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_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南方低碳2011年度 十大“綠色進步”

更新時間:2012-01-06 09:0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閱讀:1300 網友評論0

提名1

中國第5年 響應世界無車日

 提名理由:無車日更多是一種價值觀的倡導,在機動車尾氣、交通噪聲日益困擾城市人生活的當下,城市無車日活動不但要堅持下去,更要把推行綠色交通納入到正常的工作日程中,只有更多地掃除障礙讓路于自行車、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綠色的城市交通才能真正成為民心所向并持之以恒。事件回顧:去年9月22日是第十三個世界無車日,中國也連續第5年響應。2011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主題是:綠色交通、城市未來。今年有揚州、黃山等11個城市新簽署了活動承諾書,使全國開展無車日活動的城市達到143個。去年無車日,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被住建部列入城市要構建綠色交通體系的三大方面。我省的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通過庫存公務車、增加公共交通運力、部分路段限行非公交車輛等方式,響應這個一年一度的綠色交通號召。除了官方的活動,一些倡導自行車出行的民間環保團體,也在用腳下的自行車走街串巷,向市民傳遞著綠色出行的清新理念。揚州更將無車日擴展到一年12個,定在每月11日。

 不少專家認為,“無車日”的意義更在于給人們灌輸倡導綠色城市交通的價值觀導向,而非光靠這短短一天能在節能減排上有多大效果。更多的工作需要在非無車日的時間長久有力地推進,才能真正降低能源消耗、緩解交通擁堵、減輕環境污染,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提名理由:也許主辦機構也沒有想到,一個每年只持續1小時的活動,會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年度的環保熱潮。也許一小時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效果,但在環保低碳時不我待的嚴峻形勢下,先喚起人類更廣泛的環保意識是當務之急,再往下談可持續環保行動才有意義,所以這種形式感強的標志事件不可缺失。

提名2

地球一小時 第五次席卷全球

 事件回顧:去年3月26日晚8時30分至9時30分,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第五次席卷全球,中國和其他133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熄燈接力。北京時間20時30分,隨著八達嶺長城、鳥巢、水立方、東方明珠等諸多城市標志性建筑熄滅燈光,我國86個城市的眾多社區、企業、學校熄燈一小時,并開始實踐各自的環保改變。

 廣州新中軸線上的廣州塔、中信廣場、國際金融中心(西塔)等幾大地標建筑都齊齊響應活動熄燈一小時。活動甚至得到了聯合國機構的響應,紐約聯合國總部和聯合國駐世界各地辦事處也熄燈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的中國史從2009年開始。雖然有研究說熄燈一小時,節能效果有限,短時間開關電源也會影響節點效果。但發起方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2011年“地球一小時”的核心主題不再僅僅是關注氣候變化,而是更廣泛的可持續環保行動。具體就是在呼吁人們除了在這一小時內自愿關燈外,“為了地球的未來”再做出一項長期的環保承諾。

 中國各大城市市政也被感染,進入3月不僅陸續以政府的名義報名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還紛紛許諾,忙著落實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綠道建設等等“地球一小時”之外的環保計劃。

進步獎第3名

德班會議實現突破

二期減排實現強制

 上榜理由:自《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從來沒有哪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像今年的德班會議如此“命懸一線”。若第二承諾期不能達成,全球碳排放將肆無忌憚。所幸各方最終突破重重阻力,第二承諾期如愿以償。德班會議的艱難成功,一方面暗示了全球化進程中發達與落后國家之間的利益鴻溝;另一方面也說明,除了“綠色”,當前世界別無第二選擇。

 事件回顧:誠如各界此前預期,德班會議不是一次輕松的談判。會議前夕,美國、日本、俄羅斯公開表態反對設立第二承諾期,加拿大甚至不惜以退出《京都議定書》相要挾。

 去年12月9日,由于各方在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原定于當天閉幕的德班氣候大會仍舊沒能取得實質性成果,大會陷入“休克狀態”。就在外界紛紛猜測德班會議將無果而終時,大會卻峰回路轉,經過一天一夜的“加時賽”,去年12月11日凌晨,大會艱難宣布通過“德班一攬子決議”。

 最終,194個國家代表同意了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2013年繼續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正式啟動“綠色氣候基金”,成立基金管理框架等決議。

進步獎第4名

關停逾八成鉛蓄電池企業 GDP讓位綠色

 上榜理由:連串的血鉛事件給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在群眾健康的代價面前,中國這個世界第一蓄電池生產大國以壯士斷臂的勇氣,記記重拳迅速有力,亡羊補牢倒逼行業轉型升級。

 事件回顧:去年3月,浙江速起蓄電池公司和海久電池公司相繼發生血鉛事件,兩事件共500人血鉛超標,以此為導火索,環保部門將今年專項行動重點“劍指”重金屬污染問題。

 國家環保部、發改委等9部門將鉛蓄電池企業的整治作為去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首要任務,要求對鉛蓄電池行業企業進行徹底排查,全面整治環境違法問題,并公布所有鉛蓄電池企業(加工、組裝和回收)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去年8月2日,國家環保部公布了排查和整治結果。全國1930家鉛蓄電池企業,被關停的占82%。廣東有191家鉛蓄電池企業,位居全國各省份第三,全省84%的企業被停產整治或關閉。去年2月至5月,我省兩次組織對鉛蓄電池企業開展專項排查。而去年1-8月,全國發生11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其中9起為血鉛事件。

 國際鉛酸蓄電池生產與銷售的重心正日益向中國轉移,今后全國各地包括廣東在內的鉛蓄電池行業的準入門檻將進一步提高。廣東鉛蓄電池企業建設項目環評文件要報省環保廳審批,禁止在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建設增加重金屬污染排放的項目。一系列嚴格的環保舉措向鉛蓄電池行業重拳出擊,將倒逼該產業升級和重新布局。

進步獎第5名

低碳標桿科學指標建成

民間評價初成體系

 上榜理由:這是廣東第一次由媒體和研究機構組辦的制度化、規范化的低碳評選,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專業的評審專家團隊,對如何通過政府、學界、媒體打造平臺,推動低碳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引領了低碳省試點創新實踐的大潮。

 事件回顧:去年11月初,在廣東國家低碳省試點啟動一周年之際,在省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由南方日報社、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聯合組織開展的“南方低碳”2011年度標桿――廣東省低碳示范園區、社區、企業推選活動全面啟動。

 1個月之后,根據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認真評審,廣州浪奇等20家企業、中山小欖工業區等8家園區、金山谷花園等10家社區榮膺南方低碳標桿稱號。

 從首批南方低碳標桿榜單看,在產業園區方面,獲得“低碳標桿”殊榮的大部分來自于珠三角地區,企業方面則出現“行行都有佼佼者,大小企業平分秋色”的格局,“低碳社區”則來自于人們對居住環境設計的因地制宜,來自于在建筑中尋求更好的能源循環利用與解決方案。

 “低碳時代”始于微觀個體,無論經濟發展中的“動力車頭”產業園,還是低碳發展的“承載者”企業,或作為社會生活“細胞”的社區,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照和標桿,都是廣東低碳省試點建設的重要一環。

 省發改委副主任魯修祿表示,此次開展“南方低碳年度標桿”的評選,是推動全社會關心低碳發展、促進廣東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舉措,以點帶面,推進低碳試點省工作。

進步獎第6名

培育指導意見出臺

環保組織迎來發展春天

 上榜理由:我國絕大部分環保組織的價值目標與政府具有高度一致性,這使得環保組織在監督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關于培育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提出積極培育發展環保組織、推動公眾參與環保,將有利于改變整個環保組織的生存狀態,提升環保組織的監督功能。

 事件回顧:去年12月,40家環保NGO代表集中亮相德班氣候大會,讓世界聽到中國民間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的聲音。在披露供應商污染問題的NGO調查報告出爐近3個月后,去年11月15日,蘋果公司高層與中國的環保組織代表進行了第一次會談。

 去年來,隨著低碳環保之風在中國興起,許多環保組織已成為公眾有序參與環保事業的一個主渠道。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部分環保組織仍面臨資金、人力、專業知識的困境,總體處于解決生存問題階段。由于注冊門檻較高,相當一批民間環保組織長期處于“有名無分”狀態。

 不過,隨著國家對社會組織和環境文化建設更加重視,環保組織的扶持政策頻出。去年初,國家環保部頒發了《關于培育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年末的全國環保大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出,對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幫助,更好地鼓勵、支持和引導他們參與環保。

 類似的論調也出現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層與文件。廣東環保系統將在“十二五”期間在資金、備案、培訓等方面加大對民間環保組織的培育扶持力度,力爭“十二五”末在全省培育300個以上骨干環保社團,其中3-5個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龍頭環保社團。民政廳也擬從今年7月1日起,允許環保等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無須業務主管單位監管掛靠。環保組織可望迎來發展的春天。

進步獎第7名

光伏發電上網價提升

政策傾斜清潔能源

 上榜理由:一直以來,受制于政策約束等因素,中國光伏產業大而不強,技術和市場“兩頭在外”,到頭來,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光伏產業上網電價的塵埃落定,是近年來該產業出臺的最為給力的扶持政策,有利于引導行業加大技術投入,積極壓縮發電成本,同時也突顯出中國作為全球能源消耗大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心。

 事件回顧:為促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去年7月24日,發改委下發通知,制定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根據規定,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年底前建成投產、但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去年7月1日及以后核準的,以及去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去年年底前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各地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此前,盡管政府相繼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金太陽示范工程”等產業扶持政策,但最核心的價格問題一直懸而不決,讓產業資本不敢貿然回歸國內市場,造成我國光伏產業“外強中干”。

 除核定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外,一些配套政策也紛至沓來。據悉,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將由目前每千瓦時4厘上調至8厘,所籌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活動。

進步獎第8名

珠江光亮工程“減肥” 高能耗項目聽民意

 上榜理由:2010年亞運會,珠江兩岸尤其是海心沙周邊地區的燈光效果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廣州。但繼續豪擲重金的珠江夜景照明提升項目卻遭到市民的普遍反對,體現了廣州活躍的市民文化。難能可貴的是,廣州市建委用心傾聽百姓聲音,主動回應質疑,并大幅削減項目預算。“光頭哥”和“拇指妹”的“微言大義”,在為廣州市省下了1.3億元真金白銀的同時,也體現了低碳綠色的公益愛心。

 事件回顧:去年4月,廣州市擬斥資1.5億元,對白鵝潭、海心沙周邊地區及二沙島沿岸夜景照明提升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消息甫出,社會輿論一片嘩然。此前,廣州剛剛花去2億元完成了亞運珠江光亮工程。

 不少市民反對說,電力資源屢屢匱乏,為何還擲重金打造光亮工程。兩名年輕人通過網絡征集光頭與大拇指的照片,呼吁廣州市建委暫緩工程,公開可行性研究報告,被稱為“光頭哥”與“拇指妹”。

 不久,廣州市建委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光亮工程是一個城市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設計以"不擾民"為第一前提,此外,和全市路燈照明相比,光亮工程的耗電量是比較低的。”去年7月,廣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銓約見“拇指妹”區佳陽,表示將暫停招標,等工程可研報告出爐后再重新招標。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12月8日重新出爐的光亮工程招標預算由最初的1.5億元降至2719萬元,原本計劃花費近1億元打造的白鵝潭和海心沙區域巨型LED光屏等工程項目也未在新的招標公告中出現。

進步獎第9名

禁止生產銷售萊克多巴胺 遠離瘦肉精一步

 上榜理由: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傳入我國,并毒害國人多年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終于被繩之以法!然而,在慶幸國家六部委下發禁令,開展專項整治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提防,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瘦肉精會不會“死灰復燃”呢?為何過去多部委禁令連發,而瘦肉精卻依舊猖狂橫行于市?勝利的背后,還有更多的“瘦肉精”等待我們去揭露和清除!

 事件回顧:去年12月23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公告稱,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六部委禁止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銷售萊克多巴胺。

 消息傳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資料顯示,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增加牲畜的瘦肉量,但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副作用,輕則導致心律不整,重則引發心臟病。

 早在1997年,農業部就發文禁止瘦肉精在飼料和畜牧生產中使用。2002年,農業部又會同衛生部等發文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等瘦肉精類物質。自2009年12月9日起,商務部禁止進出口萊克多巴胺和鹽酸萊克多巴胺。

 然而,利益驅使之下,瘦肉精“禁而不絕”,各地屢屢曝出“瘦肉精事件”。2011年,中國開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農業部去年11月份披露,已繳獲瘦肉精成品2.5噸,基本全部摧毀瘦肉精地下非法生產銷售的網絡。

進步獎第10名

禁止面粉添加增白劑

食品開始重視綠色

 上榜理由:爭議了10余年的面粉增白劑終于被判死刑,衛生部去年底“擬設定一年過渡期”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不攻自破。感到高興之余,我們不得不深思,為何這場商業倫理與經濟利益之間的戰役持續了那么久?究竟還有多少食品添加劑藏在暗處危害著居民的飲食安全?希望禁用面粉增白劑是一個開始,讓更多毒害生靈的“添加劑”曝光于世,最終付之一炬。

 事件回顧:去年2月11日,衛生部、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等7部門聯合發文稱,自去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亦不得生產、銷售。有關面粉(小麥粉)中允許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的食品標準內容自行廢止。

 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并在面粉中普遍使用。有分析指出,過量食用,會造成苯慢性中毒,引起神經衰弱、頭暈乏力等,甚至致癌。歐盟1997年就正式禁用了面粉增白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隨后禁用。

 過去,我國規定,每公斤面粉過氧化苯甲酰的最大用量為0.06克。不過,現實卻是一些黑心企業越用越起勁,毫不含糊地超量超標。從2001年開始,面粉加工骨干企業、國家糧食局就開始呼吁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

 2010年12月,衛生部對是否禁止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曾公開征求意見,“擬設一年過渡期”。而去年2月份7部委的聯合發文,則標志著面粉增白劑真正“壽終正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南方低碳2011年度 十大“綠色進步”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