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濾液膜處理工程 廢水過濾后達國家最高標準
更新時間:2013-01-21 11:21
來源:南通電視臺
作者:
閱讀:3537
垃圾填埋后產生的滲濾液含有高濃度的氨氮、有機物,一直是公認的難以處理的廢水。為解決這一難題,南通市垃圾處理中心投入3000萬元上馬了一套膜處理工程,使得處理后的出水可以達到現行的國家最高標準。日前,該工程順利通過了驗收。
-
膜處理工藝中最關鍵的技術就在這一根根綠色的圓柱子中,經過預處理后的滲濾液流入這些圓形的柱子中,而在這個柱子里從上到下疊加著200多個這種八邊形的塑料膜,這種膜的密度非常高,只有水分子可以通過,其他污染物都從膜的外圍流入濃縮液回收系統。最終原本近乎黑色的液體就變得看上去和自來水一樣,從耗氧量來看,處理前的水在每升15000mg左右,而處理后的在60mg以下。
而那些沒有通過膜的濃縮液,則會進行二次處理。
據了解,這些結晶體將被作為固體廢料填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