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主動為環保作貢獻值得稱贊
5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有則圖片新聞特別醒目:南京百年電廠節能減排煥發生機。大唐南京發電廠始建于1910年,2004年開始采取多項節能技術,全系統2013年全年降低燃料成本約5200萬元,并計劃于2014年底完成超低排放項目的改造和調試,成功后將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排放水平。
生態文明是種行為準則,要求企業踐行綠色生產;生態文明是種倫理道德,要求企業既對利潤負責,又要承擔社會責任,對當代和未來負責;生態文明是種發展哲學,要求企業處理好“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關系,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企業眼前經濟利益。大唐南京發電廠靠節能減排煥發生機,彰顯了生態行為準則、生態倫理道德、生態發展哲學。令人欣喜的是,這樣的案例在南京不僅大唐一家。近日,南鋼已明確年內超前淘汰落后產能250萬噸;揚子石化也明確,今明兩年,將投資13億元12個環保項目呵護南京的碧水藍天。大企業規模大能量也大,大企業如果舍得在節能減排上投入,對環保貢獻當然更大。
日前,南京出臺了《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將用10年時間完成四大片區工業布局整體改造,使產業結構、城市功能、人居環境整體改善。四大片區集聚了金陵石化、南化、南鋼等10多家特大型和大型企業,能耗占全市工業綜合能耗43.7%,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顯而易見,四大片區改造成效決定著南京環境改善成效。這也要求所有大企業都能主動為環保作大貢獻,確保四大片區工業布局改造更順利。
大唐南京發電廠去年降低燃料成本約5200萬元也再次表明,節能減排對于企業來講絕不是包袱而是財富。節能減排當然少不了投入,不過環保投入更是投資,舍得在節能減排上投入,既能直接降低生產成本,又能因“綠色”實現可持續發展。無疑,節能減排既是企業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發展機遇,對傳統耗能企業尤其如此,只要能步入節能減排良性發展軌道,企業就能夠“浴火重生”。企業當算清大賬,自覺踐行生態行為準則、生態倫理道德、生態發展哲學。
南京節能減排目標已是“板上釘釘”:到2015年,全市萬元GDP能耗要下降到0.5噸標煤,南京煤炭消費量要控制在3240萬噸以內。節能減排是剛性任務,沒有討價還價余地。尤其是大企業,務必拋棄所有托詞借口,忍得住“陣痛”,積極在節能減排上想辦法,在環保上承擔起大責任。
以資源環境換取增長之路,理論上不能走,政策上不給走,實踐中已根本走不通。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有光明前景和美好未來。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干部也要勇于負責,切實做到“凡是過剩產能、不符合環保標準、不符合產業政策”就停工,以嚴格執法和嚴厲問責確保節能減排成剛性調控,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產生活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