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奧會落幕給好空氣畫句號?南京監察不停、管控不松,防止反彈
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天印大道上的橫嶺小區復建房工程項目日前大門緊鎖,江寧區環保局工作人員上前用力拍門,一位值班大爺將門打開。
走進工地,執法人員發現,滿眼的綠色密目網遮蓋著建筑物,整個工地除了偶爾傳來的狗吠聲,一片寂靜。
江寧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繞工程現場一圈后發現,某段墻體的密目網沒有遮蓋完全,部分建筑垃圾仍然沒有覆蓋。工地的值班人員表示,會盡快把這些死角“補”好。
“我們工地自8月1日起開始停工,所有的工人放假回家,只留有少數的值班人員在這每天定時負責灑水清掃作業。”這一工程的張監理表示,自停工后,江寧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經常上門檢查,會及時地指出其存在的問題。
執法人員沒松懈
盡管青奧會在8月28日落下了帷幕,然而作為“后青奧”時段,南京環保部門的執法人員并沒有松懈。
記者日前跟隨環保局工作人員來到了位于江寧區104國道上的南京市三和管樁有限公司。在廠房外,約莫有數十輛運輸車整齊地排列在一大片空地上。另外有三輛“整裝待發”的車輛也停靠在路邊。
這家公司負責安保的符隊長介紹說:“市、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經常來,幾乎兩三天就要來查一次。”符隊長表示,公司自7月底已做好相關停產工作,8月1日起就已經全面停產。
根據南京市政府203號文件,全市有35家應急停產企業在青奧會期間全面實行停產,而對金陵石化、揚子石化、南化公司、南鋼集團、梅鋼集團等重點企業則嚴格落實應急管控要求,按最大限度實行限產、停產,把污染排放減少到最低限度。凡列入停產、限產的企業,南京市環保局聯合多部門采取停電、停水、停氣等措施,從源頭上切斷生產條件。
自8月1日開始,南京環保系統抽調人手,集中精干力量,每天分白天15個組、晚上4個組,每周7天24小時巡查全市停產、限產企業,每次出動都由一位局領導帶隊。這種情況延續到9月6日。
“白班還好,比較辛苦的是晚班,尤其是后半夜。”南京環保系統一名執法人員表示,夜查分為上半夜和下半夜,上半夜自晚6點至凌晨兩點,下半夜則自凌晨兩點至早上9點。
防止污染大幅反彈
青奧會期間,南京空氣質量全部達到二級標準,涉賽水體水質均符合賽事要求,圓滿實現“綠色青奧”目標,兌現了賽前承諾。這與南京市環保系統大量背后的工作與努力分不開。
據統計,8月4日~8月28日,江蘇省環保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1486人(次),檢查企業29872廠(次),落實企業限產741家、企業停產554家、工地停工3119個,化解信訪積案48個,封存風險較大的移動放射源278枚。
據專家預判,青奧會之后的幾天,大氣擴散條件一般。江蘇省青奧環保工作小組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管控不放松,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大幅反彈,避免造成青奧會前后空氣質量的強烈反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