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企業減排正當時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政府下發通知,稱由于近期江浙斷面水質出現波動,部分指標出現異常,為全力保證下游飲用水安全,對全區印染企業實施暫時停產措施。通知的下達,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下游服裝開始小范圍囤積面料,上游織造庫存壓力加大,產業鏈傳遞暫停。六天后,7月24日,蘇州吳江政府再次下達通知,允許印染企業逐步地、有條件地恢復生產,但要求限產50%,且銻元素處理達到0.1mg/L以下。這次減排風暴吸引了眾多目光,使江浙一帶的紡織印染企業的排污行為受到質疑,那么,中國紡織印染重點地區——產業集群的減排工作究竟做得如何?什么才是中國紡織印染的主流?
減排風暴來襲
據了解,此次吳江關停限產強行整頓污水排放的主要根源是近期江浙斷面水質出現波動,部分指標出現異常。蘇州吳江政府為全力保證下游飲用水安全,不得不對全區內印染企業實施暫時停產措施。這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在保護水源的同時,也對當地的紡織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無獨有偶,此前7月1日,浙江啟動“零點行動”,對省內紡織印染企業開展“風暴洗禮”。受此影響,區域內多家印染企業因超排停產限產。7月18日,嘉善縣環境保護局發布通知,因水質部分指標出現異常,責令全縣噴水織機企業立即停止生產。這一舉措立即將織造行業的污水排放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但實際上,與印染廢水相比,噴水織機的廢水主要是一些油劑(紡絲油劑,一般含油率1%左右)和漿料(主要是聚丙烯酸酯類),幾乎不含有銻等重金屬,且用水量較少,污水相對比較容易處理,此次污染事件幾乎與噴水織機企業無關。
眾所周知,盛澤地區坯布產量較大,在原本印染產能供小于求的形勢下,限產50%,無疑是雪上加霜。盛澤地區的織造企業只能去其他地方尋求印染,如柯橋等地。但今年以來,柯橋區環保部門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重點整治無證無照的小微排污企業。截止6月,柯橋區已關停取締小微排污企業79家,其中對拒不執行的14家小微排污企業采取斷水斷電措施強制關停。
據了解,柯橋本次集中整治以“關停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為目標,整治對象包括全區范圍內有污染物排放的涉及涂料、化工助劑、拉毛、燙金、轉移印花、數碼印花、定型、噴水織造等28類行業的小微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整治工作明確8月1日到8月31日為集中關停階段。為此,柯橋區專門出臺了《小微排污企業整治提升基本標準和要求》,詳細明確了28個行業產業準入及排放要求。對超過整改期限,且“整改不力、整治無望”的小微排污企業,在11月底前將面臨徹底淘汰關停。
盡管此次政府整頓污水排放力度較大,但實際上這是“十二五”規劃以來,多項節能減排政策具體執行的階段性硬指標。按照“十二五”規劃有關要求,綠色印染迫在眉睫。但綠色印染,絕不是通過關停限產就可以實現的,產業鏈配套、科學引導、技術提升才是綠色印染的根本保障。而實踐證明,中國紡織印染的多數地區和絕大多數企業,已經早已行動起來,從自身入手,運用多種手段身體力行,切實改善排污工作,已經和正在為周邊的環境治理盡著自己的力量。
倒逼產業升級
浙江嘉興秀洲
據浙江嘉興市秀洲區環保局介紹,截至6月30日,秀洲區規范提升印染企業已全部通過區級部門驗收確認,至此,全區印染行業完成“關停淘汰一批”和“規范提升一批”整治工作。
今年初以來,秀洲區高度重視印染行業整治工作,多次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印染行業整治事項和部署具體推進工作,并結合“五水共治”、“退二進三”、“小城市建設”扎實推進。截至目前,秀洲全部印染企業達到入網COD200的新標準,中水回用從4萬噸/日提高到了約6萬噸/日,中水回用率由25%提高到近40%,規范提升企業70%以上定型機已完成二級廢氣處理設施建設,印染廢氣信訪數量較2012年下降82.1%,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按照《浙江省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2014年度實施方案》有關要求,6月30日前,列入規范提升的印染企業需完成整治任務,如未按期完成將實施“零點行動”停產整治。秀洲區倒排計劃,區加快推進印染行業轉型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分批對20家印染規范提升企業展開驗收工作,通過聽取匯報、踏勘現場、查閱資料,下發書面整改通知和責令限期整改決定等方式,及時明確整改要求,企業及時制定整改計劃,主動與有關職能部門對接,加快整治進度。
臺華高新染整(嘉興)有限公司的整治情況正是秀洲在印染行業整治提升上的一個縮影。“我們企業定型機廢氣原先采用水噴淋凈化處理系統,通過增加余熱回收及二級靜電凈化處理裝置,確保廢氣收集率達到95%以上,總顆粒物去除率80%以上,油煙去除率75%以上。”臺華高新染整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已經完成自備熱電廠備用鏈條爐循環流化床技術改造及污水處理系統擴建,污水處理能力達到印染行業污水排放特別限值標準,中水回用率達到50%以上,定型機中溫中壓蒸氣改造也取得成功。”
“我們企業完成了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提標改造,對廢水自動監測系統、定型機廢氣二級處理改造,以及印染污泥堆場規范化建設,并且做到污泥全部熱電廠焚燒處理,有效消除污染隱患,提升了廠區環境,”嘉興市天倫納米染整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本次印染行業整治提升工作的實踐,我們將更注重培養高素質的環保技術管理人員隊伍,以適應今后更嚴格的環保管理環境。此外,我們還會加快淘汰落后工藝及設備,提升產品質量及檔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總量;繼續增加環保治理投入,提高重復用水率,控制排污總量,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杭州蕭山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強勢推進,蕭山區重污染行業整治已有明顯進展。杭州華麗染整有限公司提供的一組數據中對這一成果有著明顯體現。去年9月份開始,該企業投入756萬元,在生產設施、廠容廠貌、節水節能、“煤改氣”、廢水提標排放、中水回用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整治提升。通過整治后,該企業每年減少廢水排放量5萬噸,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噸,減少燃煤消耗1500多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08噸、氨氮排放量4.41噸;每年可節約用水5萬余噸,節約蒸汽3000余噸,節約成本80余萬元。
杭州華麗染整有限公司的整治成效只是蕭山重污染行業整治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作為蕭山區兩大重污染行業,印染和化工通過整治提升,預測到2014年底廢水排放量將分別減少35%和30%以上。以印染行業為例,2013年整治不到半年后,蕭山區印染行業廢水排放量7083.92萬噸,比整治前下降了32.3%,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下降率都達到35%以上;用煤量下降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502噸和227噸;定型機有機廢氣減少50%以上。
福建石獅
石獅市印染行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工作系統性強、覆蓋面廣、推動力大,特別是采用中溫中壓蒸汽替代導熱油爐的清潔能源工作走在全國印染行業的前列。石獅市在印染集控區建設、印染廢水集中處理、熱電廠集中供應生產蒸汽等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均在全國印染行業中先行一步,現在又在全行業普及中溫中壓蒸汽替代導熱油爐、定型機尾氣治理等節能減排工作中走在全國前列,并引起了全國印染行業的高度關注。石獅印染集控區建設,特別是中溫中壓清潔能源推廣使用的寶貴成果,為其他紡織集群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借鑒經驗。
浙江海鹽
今年5月4日,海鹽縣環保局發布《海鹽縣造紙印染化工行業整治提升攻堅行動方案》,打響行業整治攻堅戰。5月8日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召開,會議號召各印染企業主動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投身到整治提升工作中,確保行業整治提升工作在6月30日之前如期完成。
攻堅行動實施以來,各印染企業積極行動,查漏補缺,抓緊實施各項整治工程的掃尾工作和臺賬記錄。經過全面系統整治,各印染企業滿足了《浙江省印染造紙制革化工等行業整治提升方案》中規定的印染行業整治的58條標準;達到浙江省、海鹽縣環保主管部門要求的總量削減比例;平均重復用水率不低于35%;入網總排放口COD濃度限值≤200mg/L,氨氮≤20mg/L。
印染行業整治,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工藝裝備、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同時完善了污染物排放監控體系,必將有助于區域環境質量的改善與群眾環境權益的保障。
企業實踐經驗可貴
越來越多的印染企業認為,環保政策是高壓線,不可以觸犯。在這場綠色印染和企業效益之間的較量中,各企業用各自切合實際的措施上演著一出出環境達標戲。
抵押排污權貸款解決污水治理的資金需求
近日,恒大染整印染有限公司以每日1760噸的排污權指標作抵押物,從上海銀行柯橋支行獲得了1300萬元貸款,解決了企業污水治理的資金需求。
據環保部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紹興柯橋區有73家印染企業通過排污權抵押的形式,從銀行獲得貸款13.6億元,貸款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0%以上。
企業以有償取得的排污權作為抵押物,向貸款方(銀行)申請獲得短期或中長期貸款,額度一般為排污權評估價值的70%至80%。在柯橋區印染企業中,用排污權抵押貸款已成為融資的一種有效途徑。截至6月底,全區已有73家印染企業以每日15.5萬噸排污權抵押,從銀行獲得了13.6億元的貸款,平均每噸排污指標貸款融資額達到8774元。
排污權抵押貸款為印染企業污水治理及轉型升級注入了“活水”。位于柯橋濱海工業區的華越印染有限公司通過抵押排污權,從銀行貸款1000萬元,用于污水、污泥、廢氣等整治。據該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華越公司在“三廢”治理上的投入已超過2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瑞豐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以及各類小額貸款公司等20多家金融機構已開辦了排污權抵押貸款業務。
引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近日,從位于浙江嘉興秀洲王江涇鎮的欣悅印染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于8月底發布《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報告》,向社會傳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企業目標。
據欣悅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軍介紹,2013年,欣悅印染開始導入由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并從責任管理、科學發展、節能環保、安全生產、關愛員工、社會公益6大方面來全方位實施,旨在完善企業軟實力、科技創新、強化安全可持續生產、員工權益及福利,并且進一步在綠色印染領域做出表率作用,同時也為回饋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往固有的認知中,印染企業都是污染大戶,而我們公司一直以來都在致力于改工藝、引設備,將節能減排落到實處,”張軍說道,“因此在去年,我們開始全面啟動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項目,并準備向世界范圍內的我們的原料供貨商、客戶等關聯對象,傳播我們的理念。”
引進最先進的污水MBR膜處理系統
在華越印染污水處理區,安放著一套目前最先進的污水MBR膜處理系統,處理區內有個中控室,里面擺放著三臺電腦,“第一臺是整個膜處理系統的運行界面,可以清晰看到整個運行是否正常;第二臺是控制靜電除塵系統;第三臺對應的是外面的煙囪,實時觀察。”華越印染負責人陳丹說,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分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原水預處理,“印染產生的污水,COD值在2000以上,第一步我們會進行生化處理,讓一些細菌去消化污水中的雜質;等原水的COD降到500以下后,通過整套系統,進行膜處理。”從出口出來的水也變得干凈了,這些水經過沉淀,循環再利用到印染中,這是第三和第四個步驟。
這套處理系統能把每天產生的八成污水循環利用起來,不造成二次污染。還有兩成的污水則通過污水管道,排到污水處理廠,不過這個污水處理廠可不一般。
革新技術減少污泥產生量
立新印染一直致力于印染污泥的減量化技術研究,而且效果很好。目前該公司每天產生污泥40噸左右,經過烘干后減量一半。以往,公司會將污泥放進鍋爐中,跟煤混合著燃燒。不過污泥還燒不徹底,每天約有5到10噸烘干的污泥沒辦法解決。
為了將這些污泥消化掉,立新印染公司副總經理葉國建和技術人員深入研究,他們發現以前污泥充分均勻和煤混合燃燒,浪費了煤,污泥也處理不凈。根據流化床原理,他們試驗讓剛剛烘干帶有余溫的熱值在2800大卡左右的烘干污泥,直接在機械設備的自動控制下進行爐膛中溫區噴淋焚燒。這樣,每天20噸烘干污泥,只需送進500萬大卡的鍋爐,就會被燒得一干二凈。“立新印染”的做法,引起很多同行關注。這些天,附近許多印染企業紛紛上門取經。
同在袍江,浙江慶茂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也在這方面身體力行。早在2011年,該公司就被市政府列為“煤改氣”試點,此后公司將三大導熱油鍋爐的燃料逐漸改成了天然氣。除此之外,公司還有全市惟一的三大蒸汽鍋爐,這屬于熱電廠發電鍋爐,不在“煤改氣”范圍之內。一直以來,公司都通過這三大蒸汽鍋爐來焚燒污泥。
投入上千萬治理污水
在袍江經濟開發區內的一家印染企業內,可以看到從印染車間內出來的印染污水原本異常難聞,但經過企業設備的層層過濾之后,變得非常清潔,不但可以重新用來染布,也可用來澆灌公司內部種植的各種花木,而個別企業甚至還用這種處理后的污水養起了一池魚兒。“以前排污指標不夠用,哪怕有訂單遞來,我們也不敢輕易接收,因為我們無法保證出貨時間,而現在通過污水治理設備上馬后,這樣的顧慮一下子就沒有了,”一家不愿透露單位名稱的印染企業負責人說,兩年前,出資千萬元上馬一套污水處理設備,我們確實憂慮不少,但現在看來這一憂慮完全是多余的。
“盛鑫印染”的傅見林算了一筆經濟賬:公司現在每天有3500噸的污水排放指標,這也意味著印染污水排放一旦達到3500噸的設定容量時,當天環保部門就將自動關閉企業的排污閥門,而企業的生產就將被終止,而通過企業內部處理,可以讓四分之一的污水得到再利用,如此一來,不就可以增加四分之一的產能了,繼而讓企業接收更多生產訂單。
引進板框壓泥機解決污泥問題
這些天,位于福全鎮的宏福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施工人員正在安裝調試一套嶄新的“大塊頭”。“這是我們公司花了100余萬元引進的第二套500方容量的板框壓泥機。”宏福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亮介紹說。
柯橋區已出臺了《柯橋區工業污泥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和《柯橋區工業污泥運輸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按照“統一貯存、統一價格、統一運輸、統一處理、統一監管、統一結算”的“六統一”污泥管理要求,全面規范印染企業、運輸企業和龍德環保三方的污泥處置行為。
到目前為止,全區100多家印染企業與“龍德環保”簽訂了污泥處置合同,其中已有58家印染企業的污泥由“龍德環保”進行統一處置。
趙亮算了一筆賬:每日25噸~26噸污泥漿被壓縮到20噸,污泥含水率下降到70%,按當前“龍德環保”處理費用及運輸等每噸污泥260元核算,一年下來可省下近40萬元,花在污泥處理上的成本基本上三年能撈回。
印染行業作為紡織產業鏈的中間環節,織造行業的下游,是豐富紡織產品花色品種、提升紡織產品附加值不可或缺的行業,是體現紡織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行業。而由于濕加工、化學加工的特點,這個行業又承擔了整個紡織工業污染減排的重任,是紡織工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重點行業,在節能減排和提高紡織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要科學平衡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既要保證紡織業的健康全面發展,也要完成節能減排的各項規定指標,因此政策導向、政府引導監督對行業發展、企業前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紡織業在實現綠色印染的道路上還肩負著為紡織產品注入高附加值的歷史使命,而這一切,任重而道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