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 治霾要做到精細化
更新時間:2015-08-08 23:26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2829
環境保護部正式通報了2015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狀況,通報結果表明,河北省廊坊市上半年成功退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倒排前十”行列。這是繼2013年以來,廊坊市舉全市之力,全面貫徹國家和省大氣污染防治各項部署要求,用黨政同責、專家引路、全民參與眾志成城取得的首個階段性成果。事實證明,廊坊市的精準治霾舉措,方向是正確的,辦法是實在的,專家組的引路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經驗值得總結。筆者認為,廊坊精準治霾可理解為4個層次。
一是精準、全面解析探因。廊坊市從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啟動之初,就先后與清華大學環境科學院和海創智庫PM2.5專家小組簽訂合作協議,對大氣污染來源開展科學分析。在診定污染成因基礎上,圍繞控煤、限車、抑塵、控煙等重點污染源頭,實施系統靶向治理,從而實現了經濟投入與治霾實效的雙贏。
二是精準、應急削峰減頻。每逢靜穩、有霧或過于潮濕天氣,污染物都難于擴散,霧霾比平時嚴重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對人體傷害嚴重。今年5月~6月這種天氣持續出現3次。由于PM2.5專家防治小組提前準確預測,市政府及時采取應急響應,限制污染物排放,從而大大降低霧霾污染程度。
三是精準、全程跟蹤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實現源頭防、末端治與全程管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綜合效能。廊坊市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聘請專家小組全程對廊坊市大氣防治各項工程、工作任務,實施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跟蹤監督、巡查,發現不落實、晚落實、欠落實、難落實問題,及時向政府反饋。第三方服務責任明確,不講面子,不講成績,只講問題,對政府實施精準督導,提供靶向依據,使許多“腸梗阻”問題得以及時化解。
四是精準、持續深度牽引。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的、需要持續推進的繁重工作。長計劃、短安排,精準落實不同時段的重點防治工作任務,牽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始終在科學、精準的軌道上持續、健康運行特別重要。專家小組在過去3年中提出的廊坊市3年防治目標、年度防治重點任務和階段八大攻堅戰、藍天工程、冬病夏治、夏病冬防、攻堅十條以及臭氧污染防治攻堅重點任務,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靶向治理、精準治理、持續治理提供了不間斷的有力支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