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咸陽水十條:主城區明年底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2016年底取締重污染“10+3”小企業,編制完成陜西咸陽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2017年底主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在興平市污水處理廠、過塘污水處理廠、西郊污水處理廠、興包集團、東方紙業集團等入渭排污口建成人工生態濕地建成淳化冶峪河、三原清峪河、旬邑馬欄河三個國家級濕地公園、甘河乾禮段建成甘河人工生態濕地,2020年底各縣市建成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建成咸陽蘭池宮濕地公園和禮泉甘河(禮泉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好涇河東莊水庫、黑河亭口兩個庫區的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主城區新建項目和小區、新建道路和廣場項目的綜合透水鋪裝率均達到90%,將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建成海綿城市示范點,2030年主城區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等海綿城市建設的各項技術要求,日前,《咸陽市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出臺。到2030年,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渭河流域水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主城區達到海綿城市要求。
首次
系統性地對水污染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咸陽市環保局污防科副科長閆航空昨日介紹,《咸陽市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是咸陽首次系統性地對水污染問題提出具體解決辦法,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實施周期也比較長。由于方案共有10條33項具體措施,因此也被簡稱“咸水十條”,充分體現了以提高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理念。
閆航空說,這些措施中,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被作為重點放在首位,因為這是落實其他所有措施的前提。推進人工濕地和海綿城市建設是亮點,對改善水環境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此外,全民參與和社會監督也會這些措施的實施起到一定的助力。
重點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取締重污染“10+3”小企業。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十類和皂素、冶金、果汁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組織排查工業集聚區的水污染治理情況。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涉磷工業集聚區應增加總磷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到2020年底前,全市城鎮污水處理達到相應排放標準要求。主城區、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以上。到2017年底,主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各縣市建成區于2020年底前實現。
亮點
明年建成3個國家濕地公園
在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口下游、污染較重的支流入河口以及重點排污口,因地制宜建設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生態濕地。2017年底前,在興平市污水處理廠、過塘污水處理廠、西郊污水處理廠、興包集團、東方紙業集團等入渭排污口建成人工生態濕地。建成淳化冶峪河、三原清峪河、旬邑馬欄河三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同時,在污染較重的甘河乾禮段建成甘河人工生態濕地。
到2020年,建成咸陽蘭池宮濕地公園和禮泉甘河(禮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在涇河東莊水庫、黑河亭口水庫建設中,規劃建設好兩個庫區的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全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經過生態濕地或深度處理凈化后,最終入河水質達到地表水V類或VI類范圍以內。
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中充分體現海綿城市理念。市住建局在2016年底前編制完成咸陽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加快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建設滯、滲、蓄、用、排相結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從源頭削減徑流總量并減少城市面源污染影響,帶動促進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到2020年,主城區新建項目和小區、新建道路和廣場項目的綜合透水鋪裝率均達到90%,將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建成海綿城市示范點,2030年,主城區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等海綿城市建設的各項技術要求。
閆航空說,海綿城市可以起到接雨水、蓄雨水和凈化雨水的作用,避免路面上的雨水直接排入管網和河道,對水體造成污染。
助力
全民參與和社會監督
市政府每年公布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各縣市區每年公布轄區水環境質量狀況。對水環境狀況差的縣市區,經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向省級相關廳局委建議取消其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節水型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并向社會公告。
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45”“12369”熱線、環境微信公眾號和網絡平臺作用。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一經查實,可給予舉報人獎勵。通過公開聽證、網絡征集等多種形式,充分聽取公眾對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意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