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深化治理守護碧海藍天
近年來,東營市堅持生態立市、環境優先,持續增加環保投入,提升治污能力,改善環境質量。圖為東營市市長趙豪志(前右三)、副市長張潤國(右二)調研企業治污情況。 王英林攝
位于黃河三角洲的山東省東營市,是我國主要的石油產區之一,也是著名的勝利油田主體所在地。近年來,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東營市不斷深化環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4年以來,東營市連續3年開展水氣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并配套出臺了《東營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辦法》《東營市河流水質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提出落實黨政同責、推行“河長”制等工作措施,建成一批重點環保工程,環境監管力度空前加大,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水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1月~8月,東營市主要空氣污染物平均濃度均呈下降趨勢,SO2、PM10、PM2.5較去年同期分別改善15.8%、10.1%、15.7%,其中PM10、PM2.5改善率排名均位居全省第2位;藍天白云天數191天,同比增加34天,增加天數排名全省第4位;省控重點河流保持Ⅴ類水質,市控河流水質進一步改善提升。
“治用保”并舉,推進水污染防治
為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東營市不斷完善“治、用、保”流域污染防治體系,以中心城區河流水系、市控以上河流整治為重點,圍繞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排放率、城鎮污水處理廠入河達標率(以下簡稱“三率”),集中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強化工業企業監管、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建設4項工作,全面推進水污染治理。
為提高“三率”,東營市以城區、縣城及鄉鎮駐地為重點,大力實施污水管網建設,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按照“廠網配套”的要求推進西城南、西城北、東城北、東城南等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泵站建設。
圍繞城鄉污水處理,東營市加強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納管,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加快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適時啟動西城南、東城北、西城北污水處理廠擴能改造項目,論證啟動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項目。結合新農村建設、鄉村文明建設專項行動等活動,通過各種措施對農村生活污水分類施治。
東營市大力實施污水深度處理工程,強化工業聚集區工業污水治理,持續推進東營經濟開發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一企一管”和地上管廊建設與改造。完善人工濕地系統,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人工濕地項目,對已建成的人工濕地工程,參照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模式,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取得相應的環境效益。
打好“兩個硬仗”,確保今年空氣質量改善10%
為消除群眾的“心肺之患”,東營市以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防治為重點,打好“燃煤機組(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和“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兩個硬仗,進一步強化“防揚塵、控燃煤、治尾氣、抓禁燒”等重點工作,確保全市空氣質量比2015年改善10%左右。
東營市對全市所有燃煤機組(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10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進行淘汰;以石化、有機化工、包裝印刷、表面涂裝4個行業為重點,實施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對全市所有產生VOCs的企業進行整治,今年底完成80%以上的重點VOCs排放源治理。加強排查、巡查異味污染問題突出的區域,逐一落實整治措施。
目前,東營市已有3臺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5臺鍋爐正在施工,淘汰小型燃煤鍋爐27臺。14家企業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10家企業完成泄露檢測與修復,36家企業正在開展檢測。
同時,東營市不斷加大揚塵防治、燃煤控制、尾氣治理、油煙治理、秸稈焚燒污染防控的工作力度。在揚塵防治方面,細化建筑施工、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物料堆場等揚塵污染防治標準、規范和要求,明確工作責任,強化監督管理,通過行政、經濟、法律等綜合手段,控制揚塵污染。
在燃煤控制方面,堅決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嚴控新增煤炭消耗的建設項目,降低煤炭消費總量。大力實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程,推廣高效環保煤粉鍋爐,加大流通領域煤質管控,禁止銷售、使用劣質煤。
針對機動車尾氣污染,加強車輛環保檢驗監管,嚴格路面管控,嚴查環保違規車輛。加大成品油質量監管力度,強化對油品質量的檢查和監測,依法查處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堅決取締非法加油站點。
在油煙治理和秸稈焚燒污染防控方面,開展燒烤經營專項整治,禁止露天燒烤,督促油煙排放單位安裝凈化裝置。堅持堵疏結合,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嚴查、嚴管秸稈違規焚燒行為。
嚴格環境監管,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為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東營市堅持把好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門檻,堅決做到“六個不批”,即對化工園區之外的新上化工項目、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沒有總量控制指標的項目、易導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敏感區域污染的項目、環保應急預案不符合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認真貫徹執行市政府《關于調整化工產業布局的意見》,嚴格新建化工項目環保審批。今年以來,全市共拒批高污染高排放項目15個。
東營市在全市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采取增加執法頻次、聯合檢查、明察暗訪、集中整治等措施加強環境執法,以治污設施不配套、偷排偷放、非法生產為重點,及時查處整治突出環境問題。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嚴格落實按日連續處罰措施,全面實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今年以來,共實施行政處罰379起,移交公安部門10起。
為引導企業積極開展污染治理,東營市計劃用3年的時間,對化工生產企業和化工集中區進行“三評級一評價”(即安全評級、環保評級、節能評級和綜合評價),抓好新建化工項目準入、化工園區改造提升、化工生產企業向園區集中、企業安全環境管理、增強安全環保平臺支撐等工作,形成安全生態、環境友好、高端引領的發展格局。
目前,東營市694家企業已完成環保評級評價,175家被評定為“差”等的企業已全部實施停產整頓;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則被轉入“打非治違”程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