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關鍵在解決“煤頭水尾”
煤化工行業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煤頭水尾”,意即現代煤化工項目的氣化技術和水處理技術的“一頭一尾”,是影響煤化工項目順利與否的關鍵環節。據筆者了解,我國已建成的各類煤化工項目中,不少項目正是在“煤頭水尾”方面出了問題,導致項目建成后無法實現連續穩定運行,營運困難,陷入困境。企業上馬煤化工項目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
首先,“煤頭”決定煤化工項目“吃”得怎樣。顧名思義,煤化工自然是以煤為原料,“吃”的是煤,而氣化技術就是煤化工的關鍵裝置,氣化爐則好比人的“口”和“胃”。但如果一個煤化工項目的氣化爐選擇不當,“爐”和“煤”不搭,項目“吃”不好,消化不良,這樣的煤化工項目最終將難以實現穩定運行。現在,國內外研發的各種氣化爐品種不少,站在各自的角度都說自己的爐子是最好的。但據筆者了解,每一種氣化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最根本的一點,每一種氣化爐都有適合自己“胃口”的煤種,如果煤種與氣化爐不合適,再好的爐子也白塔。
目前,我國已建成的煤化工項目存在的各種問題中,氣化爐的問題最多,后果也最為嚴重。例如,國內某煤化工項目采用國外一知名品牌的的氣化爐,這種爐子氣化性能雖然不錯,但對“食材”卻極為苛刻,只能“吃”一定規定標準的塊煤,而要生產這種塊煤,就會同時產生大量的末煤,而末煤的消納則比較困難。因此,這種氣化爐“吃”煤的成本很高,甚至在局部地區根本無法保證項目的供煤需求。實際上,一些企業對選擇氣化爐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沒有科學而審慎地做好“爐”、“煤”的搭配,導致項目建成后,氣化爐無法實現滿負荷連續穩定運行,從而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
其次,“水尾”關系著煤化工項目的環保質量。煤化工項目在氣化的過程中,除了“吃”煤,還要“喝”水,這就是為煤化工離不開水資源的根本原因。業界盡知,煤化工項目“喝”的水并不能全部參與和煤的氣化反應過程,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廢水排泄出來,這就涉及到廢水處理的“水尾”問題。目前,我國對煤化工項目環評審批的前提條件之一便是實現廢水的“零排放”,即項目無論產生多少廢水,都不能向外界排放,需要項目通過對廢水的循環處理和利用,使之全部消化于項目自身。但由于煤化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成分十分復雜,處理的技術難度很高、成本也很大。現階段,煤化工項目要真正實現廢水的“零排放”,廢水處理技術還不過關,處理的成品也太過高昂,企業因此將不堪重負。
由此可見,把“煤頭水尾”比喻為煤化工項目的“任都二脈”一點也不為過。企業上馬煤化工項目時,一定要對“煤頭水尾”找到切實的解決方案。否則,項目寧可不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