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禪城發布八大工程行動方案 到2020年 基本消滅黑臭水體
6月6日,廣東佛山禪城區召開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發布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及八大工程行動方案的送審稿。記者了解到,今后32年,該區將按2020年、2022年、2027年、2035年和2050年等5個時間節點部署目標任務,最終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到2020年,禪城區將有85%以上的行政村成為“綠色村莊”,54個村居要力爭至少各建成一個公園,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此外,禪城區在2020年爭取首批完成2個“村改居”改革試點,完成27個村級工業園、3千畝面積的改造提升。
目標:
2027年農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超10萬元
6月6日,工作現場會發布了禪城區有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送審稿),提出了至2050年“鄉村得到全面振興”的5個時間節點目標任務。其中,在2020年、2022年、2027年、2035年等前4個時間節點,禪城的鄉村振興將分別取得“重大進展”“新成效”“戰略性成果”和“決定性進展”。至2050年,禪城“鄉村得到全面振興”,“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特別在2027年,禪城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要超過10萬元。
記者了解到,禪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八大工程”均對2020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做出了謀劃。至2020年,禪城區要實現民主法治村創建的全覆蓋;全面建成覆蓋所有鎮村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場所;力爭文明村覆蓋率達98%以上。此外,禪城區農村要在這一年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在“綠色村莊”建設過程中,2020年,85%以上的行政村要達到基本要求,使村內道路、河塘、庭院普遍綠化,確保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而在2018年、2019年,禪城區分別要有50%以上、7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綠色村莊基本要求。
環保:
2020年基本消滅黑臭水體
按照“鄉村生態環境提升工程”行動方案(送審稿),禪城區在2020年的空氣質量要達到國家空氣環境質量二級標準;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優于III類的比例達75%,環境功能區地表水消除劣V類,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改造提升覆蓋全區所有村級工業園區等。
此外,禪城區要優先保護未污染和輕微污染耕地,開展“耕地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與評價”,在試點基礎上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逐步建立分類清單,在2020年底前完成。同在這一年,禪城區要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任務。2020年,全區54個村居還要力爭至少各建成一個公園(含新建、提升改造),形成均衡分布的村居公園系統。
據介紹,“鄉村規劃建設提升工程”行動方案(送審稿)還提出,禪城區要形成農村垃圾“產于農村、用于農村”的有效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降低清運處理成本。
提升:
后年完成27個村級工業園改造
在“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工程”行動方案(送審稿)中,禪城區明確要結合當地實際,采取“一村一策”來分類提升。到2020年,全區村級工業園綜合整治提升的體制機制、配套政策基本完善,完成27個村級工業園示范性綜合提升改造任務,完成約3000畝改造面積。具體來說,禪城區首先要開展全區村級工業園集體資產清查、村級工業園內現狀企業摸查,重點對各村(居、社區)的“股份經濟合作社的位置、占地、土地權屬、建筑面積、業態、駐園企業數、近三年租金及稅收”等情況深入調查。
此外,通過完善村級工業園臺賬,整合環保、案件、消防、住建等執法部門數據,對村級工業園實現“一張圖”管理,對其權屬及租約變動、綜合提升進度等方面進行定期上報更新、動態管理。在政策獎勵方面,該方案提出,禪城區將設立專項基金,同時對園區轉型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重大項目等予以額外獎勵,建立“立體式政策扶持體系”,激活村、社會參與村級工業園改造的積極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