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淡化海水成為重要戰略水源
作為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城市,青島城市供水90%以上依靠引黃引江客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為強化廣大市民愛水護水意識,共同保護水資源,上午10時,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城市節水辦、青島市城鎮供水節水排水協會、青島水務集團聯合在市北區老年樂園開展了“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系列宣傳活動,“惜水、愛水、護水”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現場
小朋友涂鴉倡導保護水資源
舉辦方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員志愿服務隊”優勢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在宣傳中,“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宣講,他們身披綬帶、胸佩黨徽深入人群,與過往行人進行互動交談,了解大家對水資源現狀的認知程度和對節水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征求了他們對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意見和建議,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
此外,為開展好此次活動,舉辦方通過展板、發放主題海報、宣傳單頁、紀念品、主題涂鴉等形式,營造了濃厚的“惜水、愛水、護水”氛圍。其中,世界水日主題涂鴉活動,得到了兒童們的熱情參與,他們紛紛拿起畫筆在印有世界水日主題的畫布上增添色彩,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認識到節水需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滴水做起,保護水資源,保護我們的地球。此次活動還解答供水相關知識百余人次,發放宣傳冊近千本。
■幕后
島城“節約用水”深入人心
“青島自2002年創建成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以后,不但沒有放松城市節水管理,還提出了更高的節水目標。即在進一步鞏固傳統節水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加大節水型城市創建力度,推進各區市城市節水工作均衡發展。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平度、膠州、即墨先后創建成為山東省節水型城市。”市城市節水辦主任張國輝說,我市每年都把節水宣傳教育當作一項常規性工作來安排、部署和檢查。本著形式多樣、廣泛深入、點面結合的原則,精心組織世界水日和城市節水宣傳周等集中宣傳活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群眾性節水宣傳高潮。
長期的節水宣傳活動,收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廣大市民都能把節約用水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自己注意節水,堅持一水多用,還自覺地進行節水監督,“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節水全民行動,共建生態家園”的社會風尚深入人心,代代傳承。
行動
■工業用水挖潛節水技術
工業是用水的大戶,通過建立機制,調整產業結構,鼓勵企業大力發展節水型經營模式,逐步構建了節水型城市經濟結構。近年來,市區通過積極整頓或關閉技術落后、浪費資源、水污染嚴重的企業等措施,實現了產業結構向節水環保型的轉變。目前,工業取水量在總取水量中所占的比值已由之前的60%下降到30%。
我市還積極組織各系統大搞節水技術挖潛,推廣采用串聯用水、循環用水、污(廢)水處理回用等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通過節水技術創新和項目改造,企業的節水潛力得以深入挖掘,降低了單位產品耗水量,提高了水的重復利用率,節水效果明顯。
■再生水成為城市第二水源
市城市節水辦主任張國輝說,我市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研究和推廣再生水,是全國最早開展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集中再生水利用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完成了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市內六區一級A標準的處理能力為156萬立方米/日,處理后的排放水被直接用于河道生態景觀補水和水源熱泵等,實現了污水資源化利用。市區配套建設了8座集中再生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達16.9萬立方米/日,敷設再生水主干管道330多公里。
單體再生水利用設施逐年增多。市區企業單位和居民小區共建設單體再生水利用設施60座,處理回用能力達到9.9萬立方米/日。初步統計,2018年青島市六區再生水利用率達40%。
■淡化海水成為重要戰略水源
我市海水直接利用量居全國前列。我市利用海水已有百年歷史,在城市建埠初期就利用海水作為道路沖洗等市政用水,青島發電廠早在1936年就開始利用海水進行冷卻,青島堿廠、青島化工廠等單位利用海水也有50多年的歷史,沿海的棉紡織廠車間空調也曾經全部使用海水水膜制冷,利用海水的單位最多時達30余家,海水在城市供水緊張時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目前青島市年海水直接利用總量約14億立方米,除了作為工業冷卻水外,還用作溶劑、還原劑、化鹽、化灰、除塵、沖渣、沖洗、水產品加工、沖廁、熱泵等方面。
海水淡化研究與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市依托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在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方面已取得較快發展,涌現了一批在海水淡化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了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化的基礎。加快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城市戰略水源。截至2018年底,我市海水淡化能力22.4萬立方米/日,約占全國產能的19%。其中,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廠和董家口海水淡化廠設計能力均為10萬立方米/日,為國內最大的市政海水淡化廠。淡化海水已成為青島市重要的戰略水源和應急補充水源,為保障城市供水需求,提升供水水質,起到重要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