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柴油車為啥驚動這么多人?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長三角某市市政府收到了一封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出的移動源專項監督幫扶問題督辦函,該督辦函同時抄送了該市所在省的省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原來,生態環境部移動源專項監督幫扶工作組此前在河南省許昌市開展監督檢查時,發現一輛長三角某市所屬的重型柴油車存在破壞污染控制裝置的問題。收到督辦函后,省政府、省生態環境廳、市政府、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紛紛作出批示,多部門執法人員迅速聯合出動,抓緊核查,同時與外省某市生態環境、交通、公安等相關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通力合作,最終確認該車違法行為并做出處罰。那么,一輛弄虛作假、排放超標的柴油車為何會驚動如此多的人呢?
一方面,移動源污染治理需要全國一盤棋,多部門合作只為問題車輛無處藏身。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常年在蘇州市從事運輸業的柴油貨車有近40%的為外省牌照。這些車一旦被本地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路檢路查時發現存在破壞污染控制裝置、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會立馬離開蘇州地區去外地繼續工作,造成蘇州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很難繼續開展調查詢問、取證、處罰工作。這時就需要各地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不論這個車去了哪里,只要發現問題的地方移交了相關線索、出具了工作函,各地各部門都要認真對待、嚴肅查處。
另一方面,重型柴油車破壞污染控制裝置這種違法行為相對較新,職能部門監管能力不足。只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辦理過此類案件,其他地區大多從未接觸過此類案件,部分執法人員很難發現違法行為。各地對于本地此類違法行為的數量多少、后果嚴重性以及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危害并不清楚。多個職能部門參與到案件的辦理中,有助于相關職能部門提升監管能力。
經過多年治理,我國大氣質量改善明顯,但距離美麗中國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而移動源污染排放逐漸成為影響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的重要因素,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的緊迫性日益凸顯。然而長期以來,移動源污染并未得到足夠重視,人才儲備、技術能力以及監管機制都無法適應當前形勢,移動源污染治理成為多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短板。筆者希望,今后在移動源領域,有更多的多部門聯合辦案,不斷提升監管效能,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空氣質量不斷提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