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山西公眾對能源轉型是否支持?認知多少?
【谷騰環保網訊】在對近萬名山西居民進行調查和訪談后,一份新鮮出爐的報告揭示:山西公眾在對能源轉型政策的態度與認知上存在“高支持-低認知”的現象,即山西公眾對能源轉型政策普遍持高度支持態度,但對其具體內容和實施路徑的認知卻相對不足。
這份報告名叫《夯實轉型認知,助力低碳未來——山西能源轉型公眾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3月20日對外發布。
晉青可持續發展公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晉青)與蘇州大學科技傳播研究中心合作設計問卷,在全省201名山西青年志愿者的支持和參與下,與9000余名山西公眾開展面對面的調查,進行了30多場深度訪談,最終形成這份《報告》。
“高支持-低認知”——公眾態度的雙重性
“在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大背景下,山西的能源轉型是一場無法避免、必將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晉青理事長王曉軍說,“這近萬名公眾不僅代表了對山西未來發展充滿期冀的公眾,還包括煤炭行業的一線從業人員以及即將投身于建設山西的青年一代。他們怎么看待、是否準備好、如何參與家鄉的這場歷史性變革——對于變革本身能否平穩、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報告》發現,山西公眾對推行“雙碳”目標普遍持支持態度,72.9%的受訪者支持國家推行“雙碳”目標,72.6%的受訪者支持山西推行“雙碳”目標。
然而,與“高支持”形成反差的是,公眾對宏觀政策的了解不夠深入,有50.1%和54.1%的受訪者能正確理解“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含義,僅有10.2%的受訪者能正確判斷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此外,盡管山西公眾普遍支持能源轉型的宏觀目標,但在具體舉措上卻表現出一定的猶豫。44.5%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所在城市或地區關閉更多煤礦”,45.8%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所在城市或地區淘汰燃煤電廠”等能源轉型的具體核心舉措。
但涉及山西未來能源使用時,51.9%的受訪者認為山西未來需要減少煤炭使用,77.5%及 76.9%的受訪者分別認為山西未來應該增加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的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某煤炭公司的儲煤筒倉。來源: ◎晉青可持續發展公益服務中心
煤炭大省的轉型陣痛:從業者的適應與挑戰
山西省數百萬的能源行業從業人員將直接影響轉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項目組采訪了1323位煤炭行業的從業人員。
《報告》發現,煤炭從業者對轉型的適應力明顯不足。受訪的煤炭行業從業者中,40.3%的人認為,“能源轉型對我家的經濟狀況有負面影響”;僅有33.3%的人認為,“我有技能應對能源轉型帶來的工作變化”;34.8%的受訪者和36%的受訪者分別認為,我周圍的人或者我所在的企業能順利實現或應對能源轉型。
與此同時,煤炭行業從業者對能源轉型的風險感知更高。其中,39.1%的受訪者認為能源轉型會削弱山西經濟(普通公眾的相應數據為24.8%);53.5%的受訪者認為能源轉型會增加失業率(普通公眾的相應數據為39.9%)。
2024年11月,發表在國際期刊《One Earth》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至2060年,樂觀估計,以遷移距離和技能匹配度為考慮條件,山西僅有12%左右的煤電工人能順利轉移到綠色崗位。
《報告》援引了一位青年的看法:“要做到轉型的公平公正,首先要考慮相關行業從業者的意見和需求,比如煤礦工人。他們靠這份工作養家糊口,所以需要了解他們的想法并盡可能滿足這些需求。另外,我們需要提高公眾對能源轉型的接受度和認知度。只有讓人們真正理解轉型的目的,他們才會主動支持和配合。”
一位曾經的煤炭工作者站在山西大同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的榮譽墻前。來源: ◎晉青可持續發展公益服務中心
青年力量:推動“公正轉型”的主力軍
近年來,山西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約為30萬,這意味著我國實現碳達峰(2030年)之前,將有超過百萬的青年人成為建設山西的主要人群。這部分人群如何看待山西不再依賴煤炭經濟以及山西的未來非常值得關注。
項目組的問卷調查覆蓋了1031位年齡在24周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報告》發現,青年人的認知水平整體高于非青年群體,但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二氧化碳排放現狀方面,青年受訪者的認知不足。此外,青年群體相比普通群體更認同公正轉型的重要性。
《報告》負責人、蘇州大學科技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賈鶴鵬教授認為:“山西省政府提出‘公正轉型’,充分說明了政府已經注意到轉型需要更多關注受到影響的普通公眾的利益和感受。”
《報告》的第一作者、蘇州大學副教授潘野蘅指出:“研究發現,各個群體都高度支持能源轉型政策,但對其缺乏充分的認知和適應的信心,這說明今后的能源轉型工作需要把公眾教育、公眾溝通和公眾參與當成重要的環節。”
在調查中負責志愿者工作的山西大學生武延由衷地感慨:“調研過程中,原本陌生而遙遠的能源轉型展現成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我意識到能源轉型的數字背后,每個‘1’都是會呼吸的人。而作為青年人,我們更應該逐漸掃清質疑和迷茫,承擔青年人必需的綠色使命。”
參與發布會的嘉賓認為,在這場大潮中,要實現“公正轉型”,就要在更多區域、更多行業展開更加深入的公眾參與轉型的調研和試點,從而讓我國的“雙碳”目標不僅僅成為一個經濟和能源的目標,更是一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升人民福祉的目標。
正是契合了這種目標,《報告》 建議加強能源轉型的公眾宣傳與教育;為煤炭行業從業者提供適應轉型的培訓與再就業支持;建立公正透明的轉型機制,促進公眾積極參與轉型;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研發和應用,審慎對待煤炭的“從燃料到原料”應用,平衡去煤進程的短期與長期社會沖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