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地被公開約談!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約談會,公開約談環境空氣質量連續排名靠后的鄭州航空港區,漯河市經開區、西城區,信陽市浉河區(南灣風景區),以及環境空氣質量問題突出的許昌市禹州市等5個區(市)。
記者關注到,這是今年春節后河南第二次公開約談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縣(區)。
多地空氣質量不佳
此次約談通報問題、分析形勢、明確要求,督促有關地方提高思想認識,扛穩政治責任,聚焦突出問題,強化攻堅舉措,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約談要求,有關地方要深刻認識決戰決勝“十四五”目標任務的重大意義,充分認清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面臨的嚴峻形勢,深入查擺思想認識有偏差、工作責任未壓實、措施落實不到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推進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迅速扭轉落后局面。
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個城市,河南省有7地,分別是安陽、洛陽、鶴壁、新鄉、南陽、開封、漯河;PM2.5濃度較高的后20個城市,河南省有10地,分別是漯河、商丘、南陽、安陽、周口、許昌、開封、洛陽、平頂山、信陽。
今年一季度,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位城市,山東和河南兩省分別有4地進入,數量較多。其中,河南涉及的城市包括漯河、商丘、南陽以及許昌。1—3月PM2.5濃度較高的后20個城市中,河南的商丘、漯河、周口、南陽、許昌、開封也位列其中。
面對多地空氣質量不佳的現狀,今年3月12日,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約談會,公開約談環境空氣質量連續排名靠后的漯河、南陽、信陽等9地。
時隔1個多月再次約談,河南對相關區域進一步明確提出要求。要求地方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認真履職盡責、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動大氣污染防治責任全面落實。
約談指出,各地要狠抓企業集群整治,通過“搬遷入園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優做強一批”,提升管理水平;推動重點行業清潔運輸比例提升、燃油燃氣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更新,嚴厲打擊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全面落實各項揚塵管控措施,嚴防揚塵污染反彈;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嚴管違規焚燒行為,精準科學依法管控;開展夏季臭氧防治,加快完成低效失效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加大涉VOCs企業集群治理力度,推進全流程升級改造;加強重點區域精細化管理,分類精準管控,切實降低污染排放。
再次約談凸顯治氣形勢嚴峻
空氣質量連續排名靠后,繼今年3月被約談后,漯河市再次出現在約談通報里。
記者關注到,就在4月14日,漯河市市長黃鈁還專門暗訪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措施落實情況。
當地媒體報道,黃鈁一行先后走進拆遷工地及施工一線察看,對現場發現的黃土裸露、揚塵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要求施工單位嚴格落實環保主體責任,立即整改問題。
黃鈁指出,行業監管部門要履職盡責,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對于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從嚴從快查處,對失職瀆職者嚴格執紀問責。
“要加強24小時在線監測”“對整改不力的嚴格按照處理辦法問責”……暗訪中,黃鈁還到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附近、過境柴油貨車繞行卡點和熱電公司察看,針對發現的問題現場交辦,并對后續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黃鈁強調,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務必清醒警醒,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各方責任,大員上陣直接到現場、到一線查問題、找根源,集思廣益明路徑、破難題,堅持科學精準治污,“長牙帶刺”監管執法,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措施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
此次約談中的許昌市,在今年3月底召開的許昌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市委書記楊小菁指出,近年來,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持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同時要清醒認識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亟待解決,必須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樹牢宗旨意識、擰緊責任鏈條、優化工作作風,直面問題、正視差距,以堅如磐石的決心抓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改善、持續改善、穩定改善。”
空氣質量排名靠后、問題突出,既是生態警鐘,更是治理考題,背后暴露出的是監管盲區、責任空轉和攻堅韌勁不足。面對治污攻堅工作的短板,不能止于“表態”與“口號”,需要拿出“刀刃向內”的魄力和決心。
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已進入“深水區”,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移動源與工業源精準施策,每一項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唯有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強化監管,用數字化監測織密“天羅地網”,對偷排超排“露頭就打”,才能扭轉被動局面。治理大氣,沒有“一招鮮”,必須保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既算“經濟賬”更算“生態賬”,方能從“靠后”到“靠前”,讓藍天白云從“奢侈品”變成“日用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