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強化SBR脫氮除磷的試驗研究
摘 要:重點討論了有效微生物群(EM)在SBR反應器中對生活污水中的TP、NH3-N和TN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當EM投加量(VEM/V污水)為1/10000~1/1000時,能顯著提SBR工藝對TP、NH3-N和TN的去除率和降解速度,具有節能降耗的優點。當EM投加量(VEM/V污水)在1/10000~5/1000范圍時,TN的去除率隨EM量的增加而逐漸提高。
關鍵詞:有效微生物群;脫氮除磷;SBR工藝
解決天然水系富營養化是當前污水處理領域的重大課題。開發與使用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技術,減少排入受納天然水系中氮、磷等元素,避免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對水體保護具有重要意義。SBR工藝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由于該工藝具有工藝簡單、節省費用、運行方式靈活、脫氮除磷效果好等優點,近年來在國內外發展很快。該工藝的特點是進水、反應、沉淀、排水、排泥等工序均在同一反應池中周期性運行。在運行中可厭氧、好氧交替進行,使其具有脫氮除磷的功能。
EM是日本琉球大學農學博士比嘉照夫教授研制的一種新型復合微生物制劑。這種菌劑由光合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及乳酸菌等5科10多屬80多種有益微生物培養而成。各種微生物在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有用物質及其分泌物質,成為微生物群體相互生長的基質和原料,通過相互間的這種共生增殖關系,形成了一個復雜而穩定的微生物系統,并發揮多種功能。從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來看,EM菌液確實具有去除污水中氮、磷的功能,但因EM菌液是水溶性液體,單獨用來處理污水時,EM菌群缺乏載體,使得其對氮、磷的去除率不高,出水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由于SBR工藝中厭氧和好氧狀態在同一反應池內交替出現,因而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復雜多樣,具有共生共存的特點,這與EM菌群的生存環境相似。如果將EM引入SBR工藝,使EM菌群吸附在生物絮凝體表面,可能會提高脫氮除磷效果,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本試驗將EM與SBR工藝結合起來,就其對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作一些初步探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EM菌強化脫氮除磷效果.caj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