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碧波泛舟見藍天
在遼寧省鞍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2008年上半年,鞍山市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上半年,全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143天,達標率為78.57%,同比增加10天,境內的河流水質明顯好轉,國控斷面太子河鞍山段水質中主要污染物濃度達到V類水標準。如今,優良的環境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推動著鞍山市經濟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遼河治理打造碧水清波
南沙河、楊柳河、運糧河、五道河、海城河、小柳河,這6條河流蜿蜒流淌在鞍山市的版圖上,它們最終匯入母親河遼河。隨著全市工業的快速發展,這些河流逐漸被污染了,原來清澈見底的涓涓河水變成了紅色、灰色和黑色的臭水溝。面對著被污染的河流,鞍山市環境保護局局長申成凱陷入了沉思,每次調研河流污染情況,他都不禁暗下決心,一定要治理好河水,還周圍百姓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對此,鞍山市委、市政府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多次召開會議,針對遼河流域水環境污染現狀和整治措施,最終確定了“全面建設污水處理廠、徹底整治超標排污企業、逐步實施水系改造”三大舉措。采取集中處理生活污水,重點治理工業廢水,加快河道清淤疏浚等手段,舉全市之力,堅決打勝遼河流域綜合整治戰役。投資3.5億元,完成65項工業廢水治理設施建設項目。鞍鋼公司的工業廢水在日處理量22萬噸的市西部第一污水處理廠得到全部處理,工業廢水回用率已達92%以上。目前,全市已整治流域內印染、造紙、化工等污染嚴重企業137家,其中,關閉企業20家,停產整治企業88家,限期治理不達標排放企業29家。
在解決城市生活污水方面,鞍山市加快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目前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已經投入運行。鞍山市境內的幾條河流的水質呈好轉趨勢,化學需氧量的濃度逐漸下降,達到國家V類水標準,紅色的河水在退去,河水在逐漸恢復本來面目。而且全市計劃在兩年內建設10座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加上已建成的兩座污水處理廠,未來兩年全市將形成67萬噸/日的生活污水處理能力,90%以上的生活污水將得到集中處理。
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以后,鞍山市境內遼河流域的幾條河流的水質將得到極大的改善,為實現省政府制定的3年內遼河流域干流消滅超V類水,5年實現城市段景觀化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污染減排成效顯著
目前,鞍山市第一個鍋爐煙氣氧化鎂法脫硫工程——鞍山北美熱電新材有限公司鍋爐煙氣氧化鎂法脫硫工程正在緊張的建設當中。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采用國際先進的逆流噴淋吸收塔技術,脫硫效率達到96%以上,粉塵脫除率達到98%以上,可實現年脫除二氧化硫3000多噸,為國內第一套濕法氧化鎂法全循環脫硫裝置。
鞍山市圍繞污染物減排開展了大量工作,將其提到了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分別實施了鞍鋼、鞍礦等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脫硫項目和造紙、印染等行業污水處理工程項目,開展了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實施結構減排專項行動,使環保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先后完成海城市中興紙品廠廢水治理工程等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8項,鞍山市第三糧庫鍋爐改造工程等二氧化硫減排項目5項,完成鞍山市永和紙板廠和鞍鋼煉鐵總廠三燒車間等淘汰落后產能項目35項。
鞍山市的管理減排也逐步走上規范化,對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實行嚴格監管,對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全面檢查,建立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臺賬,對已完成的減排項目開展定期監察。在鞍山二熱電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安裝了兩臺煙氣在線監測系統,臺安博發、德瑞兩家造紙企業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
進在上半年下達的《鞍山市2008年第一批環保專項資金計劃》里,共安排以空氣環境綜合整治、水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保護等為重點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項目82項,安排環保專項資金3831.7萬元。
推進低空污染綜合整治工程。安排環保專項治理資金1571萬元,拆扒10噸以下燃煤鍋爐6臺,推廣使用型煤7200噸、固硫劑210噸。開展整治冒黑煙和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制定了高速公路鞍山段冒黑煙整治方案,對117家冒黑煙企業實行專項治理。完成城鄉結合部41座鍋爐改造,關停了15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污染嚴重企業。完成東燒尾礦庫和大孤山尾礦庫干坡段抑塵工程,覆蓋面積達180余萬平方米;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查處冒黑煙車輛2500臺,機動車排氣年檢一次達標率達到85%以上。
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繼續開展礦山生態植被恢復工作,完成大孤山鐵礦排巖場等生態植被恢復面積100公頃。安排環保專項資金600萬元,實施生態恢復和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44個,目前已完成寧遠鎮、東三道村20個市級環境優美村鎮建設工作。
全面開展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污染源普查第一階段工作,共普查工業企業3944家、生活源5104家、農業源6776家。
嚴格執法保障環境安全
在鞍山市環境保護局各位局長和工作人員的辦公室里,都放著一雙雨鞋和一把雨傘。沿河查看情況時,他們常常要經過泥濘的河道,雨鞋自然少不了。到各企業檢查時,顧不上是晴天雨天,拔腿就走。已經習慣了這些的他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工作需要,沒什么。
上半年,鞍山市共審批建設項目69項,驗收建設項目44項,辦理工程規劃和土地的環保審批126件,否定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建設項目6項。全面開展“三同時”環境監察,檢查靈山、達道灣、臺安工業園區和農高區工業企業492家,查處違法建設項目38項,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產生。
為確保奧運環境安全,鞍山市還認真開展環境安全隱患大排查,對全市37家重點單位的輻射工作場所、60余家化工企業、危險廢物產生和處置單位及醫療機構進行了逐一檢查,重點加大對環境敏感區域的隱患排查力度,切實消除各類環境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環境事故。
加強環境信訪案件的查處力度,將環境信訪查處和環境執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上半年,共受理各類環境污染投訴473件,其中大氣污染213件,水污染38件,噪聲污染212件。環境信訪處理率100%,結案率98%。妥善處理環境信訪,切實解決了群眾關心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