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處方"醫治病態磁湖
美麗的磁湖令眾多來黃賓客為之驚嘆的同時,不免心有遺憾——只能遠觀不宜近賞。因為走近磁湖,湖水渾濁,湖面飄來陣陣腥臭味。
病態的磁湖已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近年來,治理磁湖成為黃石打造“碧水藍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0日,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我市新近啟動的磁湖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明確由市水利局牽頭,市環保局、市建管委等14個成員單位聯手,共同醫治病態磁湖。目前,正在委托有關部門編制磁湖綜合整治的規劃方案,預計9月底完成。
病態磁湖
渾濁湖水不能澆花
昔日婀娜多姿的磁湖,如今湖水渾濁。南岸、東北岸沿線一些湖面被菜地擠占,排污口和泵站附近的湖面漂浮著污染物,局部湖面被養魚人瓜分成塊……水質的破壞和景觀的殘缺都令人萬分痛惜。
經市環保部門和市水利部門調查,磁湖水質富營養化特征顯著,Ⅲ類水質達標率為84.1%,總氮、總磷、氨氮、大腸菌群等八項超標。磁湖的水體透明度普遍在0.3米以下,磁湖的水質是V類和劣V類,屬于污染程度最高的級別。渾濁的湖水連澆花都不夠格。
處方一
2009年實現全面截污
9月8日,記者站在李家坊立交橋上往下看,一條大排洪港連通磁湖,下陸區的大量生活污水正通過這條排洪港排入磁湖。
據城投公司工程管理科人員介紹,磁湖和青山湖水體之所以污染嚴重,主要是因為“兩湖”周邊曾有145個排污口向湖內“吐污”。經過多年大力治理,今年“兩湖”周邊還剩下27個排污口,其中有13個仍向磁湖“吐污”。
城投公司工程管理科人員稱:“截至目前,‘兩湖’周邊還剩下10個排污口。雖然下陸區、團城山區、牛尾巴、磁湖南岸4個排洪港的截流難度較大,但2009年可以實現‘兩湖’全面截污。”
完成截污后,生活污水被收集到污水管網,送至磁湖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污水不再直排磁湖,意味著磁湖水質進一步惡化將得到控制。記者了解到,我市一級、二級管網(主、支干網)基本建成,三級管網(居民小區)的建設進度卻不理想。除新建小區外,老城區居民區的三級管網建設滯后,意味著這部分污水沒有被收集入主、支干網。此外,許多老城區因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復雜,不得已直接通過截流。而將雨水和污水統統收集到污水處理廠,不僅增加污水處理成本,還加大了污水處理技術的難度。
城投公司認為,在完成截污的同時,還應加大三級管網和雨污分流的建設力度。
處方二
生態養殖改善水質
記者在“情人路”看到,兩邊的湖面被魚網分隔成多塊。這里的湖水尤為渾濁,湖面漂浮著死魚,湖水發出腥臭味。位于“情人路”中段的磁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漁業公司)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早在2003年,市政府已將磁湖的功能由過去的“防洪調蓄、水產養殖、旅游觀光、工農業用水”重新定位為“觀光游覽、防洪調蓄、生態調節、水上運動”,提出將磁湖漁業經濟養殖轉變為生態養殖,限制魚苗放養密度、調整品種,減產增效,禁止向磁湖投放化肥、糞肥、飼料等污染物。
市園林局局長謝旭松稱,由于歷史原因,現在的磁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由于人員多,債務繁重,依然靠漁業養殖來維持。
“養魚污染湖水,也能凈化湖水。”華中農業大學專家指出,生態環境問題要用生態方法來解決,如通過放養花白鰱魚可改善磁湖水質。去年,市園林局聘請華中農業大學專題研究磁湖生態養殖問題。專家們建議黃石采取“保水漁業”的方式改善磁湖的水質。
“保水漁業”是一種科學的生態養殖方式,指不再向磁湖里投放任何飼料和肥料,僅投放花白鰱魚為主的濾食性魚類。花白鰱魚可不斷將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轉化為魚體蛋白,為磁湖“減富”,遏制水體的富營養化進程,改善和穩定水質。武漢東湖、新安江水庫、千島湖水庫等都通過合理放養花白鰱魚,有效控制了湖泊中的藍綠藻“水華”,成為“保水漁業”的成功典范。
9月4日,市園林局邀請中科院、華中科技大學、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專家對《黃石市磁湖生態保水漁業可行性報告》進行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可行”,并對方案提出建設性建議。
處方三
栽花種草修復水體
去年8月,澄月島以西、磁湖南半湖,總面積約600畝水域被專家們圈定為“湖泊污染控制與水體修復關鍵技術研究”的實驗區。其中,以市環保局門前為圓心,100米為半徑的25畝面積的半圓湖面為核心展示區。
昨日,記者來到核心展示區看到,中心一塊人工浮床上種植著各種水生植物,并且開出各色絢麗的花朵。湖岸邊還出現了許多小螺螄,湖水也比實驗區以外湖面清澈一些。
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彭文彬介紹,去年9月,專家們在該片實驗區里種植了金魚藻等冬季沉水植物。今年2月,又種植了睡蓮、荷花等夏季沉水植物,同時種植萍蓬草等浮葉植物;將草食性魚類調離該示范區,調整魚類結構;通過種植各種水生植物降解湖底淤泥中的污染物,達到改善水質的效果。
據監測,目前,核心展示區水體的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指標與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水質透明度提高10厘米,水生物數量恢復30%左右。
湖泊污染控制與水體修復的實驗預計今年年底結束。專家預測,通過多種水生植物凈化,核心展示區的水體可由劣五類上升到三類,并恢復50%的水生物。
處方四
調引江水凈化磁湖
磁湖作為城市內湖,只能靠雨水和地下水進行稀釋凈化,其自凈能力較弱。
“凈化磁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為磁湖換水,調引長江水凈化磁湖。”市水利局副局長侯國興稱,多個城市治水的成功經驗,黃石市治理磁湖可以借鑒。如調水工程非常成功的西湖引入錢塘江江水后,湖水透明度由調水前的0.2米變成現在的1米左右。
由市水利局負責的磁湖生態水利調度工程是在磁湖全面截污的情況下,在磁湖和長江之間建立水循環系統,即讓江湖連通,把長江水通過泵站的提升引入磁湖,再排入長江。使磁湖的水變活,賦予磁湖新的生命。
然而,磁湖何時能飲長江水?據有關負責人透露,該方案的實施需要1個多億的資金支持,且運行費用極高,目前,市水利局正在著手對該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
記者還了解到,根據市“四城同創”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兩湖”周邊環境整治的具體工作部署,通過集中專項整治、聯合執法等手段,解決“兩湖”及周邊存在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力爭在11月30日前讓“兩湖”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