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兩年內將建25座污水處理廠
“五十年代淘米做飯,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質變壞,八十年代魚蝦絕代。”這是一首在我國許多遭受污染的江河流域廣泛流傳的民謠,也是上世紀遼河由清到濁的生動寫照。
遼河被譽為遼寧人民的母親河,遼寧境內遼河流域面積6.92萬平方公里,涉及11個省轄市,共計24個縣(市)。
國務院從1996年提出“三河三湖”治理,遼河便在其中。經過10多年的治理,遼河污染程度雖然有所減輕,但污染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遼河水質仍為重度污染,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倒數第二。治理遼河,迫在眉睫。
治污 七城聯手治遼河
2008年7月28日,遼河污染治理迎來歷史性的一天。遼寧中部七城市人大常委會依法推進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協調行動在沈陽啟動。
沈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遼陽、鐵嶺七個城市的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聚一堂,共同在《遼寧中部七城市人大常委會依法推進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協調行動計劃》上簽字。七城市將以“協同治理水污染,聯手保護母親河”為主題,按照“依法監督、整體推進、協調聯動、合作共贏”的總體原則,圍繞實施省遼河流域治理總體規劃和各市分規劃,協同推進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內實現遼河流域干流全部消滅超五類水體,五年內實現遼河流域干流城市段景觀化”的遼河流域水污染整治目標。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龔世萍對遼寧中部七城市人大常委會依法推進遼河水污染治理協調行動給予充分肯定。她說,這標志著遼河水污染治理工作又邁出了新步伐。遼寧省副省長李佳說,這是一項具有開創性、開拓性的重大舉措,省政府全力支持協調行動。
合作 立協調委員會
按照協調行動計劃,七城市人大常委會每年共同商定依法推進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協調行動的工作重點,安排行動時間,并分別列入本市人大常委會年度監督計劃和工作要點。督促本市政府將水污染整治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安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對政府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預算安排進行審查,并對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及其配套資金的到位情況進行跟蹤監督。
針對遼河流域治理中的執法問題,七城市人大常委會在同一時段內采取聯動方式,分別對各市貫徹實施《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針對不能按期完成減排和關停取締污染企業任務以及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等治理工作不到位情況,依法督促各市政府強化落實整改措施。
七城市人大適時對遼河流域的中部城市轄段進行視察,掌握本市治理現狀和存在問題,及時跟蹤監督,反饋情況,督促協同推進。針對流域治理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遼河流域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論證,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各方面意見,形成調研成果,適時向本市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各市將人大監督與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來推動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積極參與治理遼河的良好氛圍。
成立協調委員會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專項活動,定期交流信息。協調委員會工作的方式有:通過定期召開七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會商溝通情況,協調和研究有關問題;定期編發簡報,向各市有關機關通報協調行動進展情況;每月以書面形式通報一次各市治理遼河流域水污染情況,每個季度舉行一次情況通報會,年底組織聽取綜合評價。
整改 關停四百余家造紙廠
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年實現遼河干流消滅超五類、五年實現干流城市段景觀化”的遼河治理目標,明確了重污染企業關停、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流域生態治理等遼河治理三大工程。
造紙企業整治是重點工作之一。每年造紙企業排放廢水量3億多噸,成為遼河污染的最大隱患。遼寧省現有400多家造紙企業已全部關停,其中屬于第一批關閉的225家,已經實施斷水斷電、吊銷營業執照等措施,同時拆除了主要生產設備,杜絕企業死灰復燃;各市排查出的不符合產業政策的38家、不符合環保要求的4家,共計42家隨后也將實施關閉;其他目前已經停產但尚未列入關閉名單的150家造紙企業,還將關閉100多家,最后可能只剩下不到20家。
按照遼寧省政府的要求,沈陽市近日對全市的造紙企業又進行了一次清理整頓,以防止死灰復燃。針對部分行業存在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高危險”等“四高”問題,市政府也正在開展整頓行動。
改革開放前,遼寧曾是造紙大省,但現在無論是規模還是效益,遼寧造紙能力已處于全國落后水平,最高生產能力的造紙企業年產不足20萬噸。目前,遼寧用紙主要來源于廣東、浙江等東南沿海以及山東、河南等地。遼寧將通過造紙企業整治,適時引進大型現代化造紙企業,趕超國內先進水平。
污水處理 兩年內處理率將達100%
為保障實現目標,結合生態市創建和污染減排工作實際,沈陽確定了遼河治理總體工作思路,即以流域沿線鄉鎮為重點,以建設污水處理廠和農村污水治理設施為主線,完善配套管網和截污工程,強勢開展重污染企業關停治理工作,實施河道清淤生態整治和景觀化建設。沈陽市決心在5年內堅決打贏遼河治理這場攻堅戰,實現遼河、渾河及支流河從城市到鄉村,從城市段到非城市段水體水質的全面好轉,在達到功能區水質標準的基礎上,完成生態景觀化建設,為全市人民營造水清、景美的生態城鄉。
根據沈陽市生態市創建和污染減排工作部署,沈陽市與省政府簽訂的責任狀中共建14座污水處理廠,但沈陽市自加壓力,增加了11座污水處理廠。確定在兩年內全市建成25座城區、郊區、縣污水處理廠,其中2008年完成11座,2009年完成14座,城區污水處理率將達到100%,所有獨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率達100%,郊區縣政府所在地污水得到全部處理。目前全市已將任務以責任狀的形式分解到各責任單位,各單位都成立了組織機構,落實了資金來源,現已開工了15個,要求今年底完成的11座污水處理廠全部開工,其他污水處理廠要求必須在今年底具備開工條件。
今年,沈陽市還將對6條污染嚴重的遼河及渾河支流河進行綜合整治。通過清淤工程,減少底泥污染;通過生態護坡建設,提高河流自凈能力;通過兩岸綠化,提高河流景觀效果;通過修建攔水水利設施,提高河道的水面面積。
與此同時,環保部門還針對化工、制藥、食品等行業的187家企業實施治理整頓,搬遷城區內制藥、啤酒、化工等污染嚴重企業,使企業在搬遷改造中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總量減排。
全市的環境執法工作則緊緊圍繞生態市創建、創模復檢和遼河治理工作,以主要污染物減排監察系數核定、百家企業督察為重點工作內容,以全市所有排污單位為執法對象,將各區縣(市)所轄區域按照網絡化實施劃片監管,加大了環境執法力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