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重點加強污水收集管網建設
經省環保局核定,今年9月份南昌市COD減排成效明顯,減排量為全省單月最大,但因COD減排進展仍落后于年度計劃,也落后于全省總體進度,南昌市COD減排面臨著巨大壓力。
南昌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1萬噸/日,但由于污水收集管網等配套設施還不完善,紅谷灘污水處理廠和象湖污水處理廠實際污水處理能力與設計能力相比相差太遠,今年8月21日,省政府對進水量少,配套管網建設嚴重滯后的這兩個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全省通報批評,同時,南昌市因今年1—7月份COD減排進度嚴重滯后,被省政府實行了主要污物總量減排預警。
南昌市化壓力為動力,進一步加強全市污染減排工作,市政府調整了污染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市長胡憲任領導小組組長。在多次召開的南昌市污染減排工作會議上,全市上下統一認識,要求進一步認清形勢,切實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突出重點,全力以赴推進污染減排各項工作,開創減排工作新局面。在今年最后兩個月的時間里,南昌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全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一是建立和實行污染減排問責制和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組織上和制度上保障污染減排目標的完成;二是限期完成晨鳴紙業、江氨公司、晶安高科、宏狄氯堿、京東實業等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工程;三是進一步加大投入,切實加強“八湖兩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對艾溪湖、黃家湖、玉帶河東支和南支、撫河故道、桃花龍河等水域實施綜合整治,使城區主要水體無劣V類水質;四是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繼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建立健全環境督察機制,對“十五小”、“新五小”企業以及其它損害群眾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遏制污染反彈。五是加大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的污水收集管網系統。9月中旬,象湖污水處理廠臨時輸水管工程開工,該工程主要是在桃花龍河與施堯路之間,增加一條長1100米的臨時輸水管,同時,在工程起點位置設置一座框架式管理房,安裝兩臺45千瓦潛水排污泵,將污水提升后經贛撫路南側排水管后,穿越象湖進入施堯路污水收集系統,最終進入象湖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達標后排入南桃花河,工程完工后,不僅可以集中處理大量生活污水,而且能極大改善桃花龍河水質,美化周邊環境。同時,紅谷灘污水應急收集系統也在緊急施工中。南昌市要求市區所有污水處理廠及配套主干網要于2008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各縣縣城污水處理廠2008年底前必須全部開工建設,要加強對各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監管,保證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