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辦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第5次會議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各國將就《京都議定書》2012年第一承諾期到期后國際溫室氣體減排作出新安排,就減排問題達成一項新協議。
屆時,將有來自世界170多個國家的12000名代表和專家出席會議。東道國丹麥24日說,已有6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確認出席本次大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將出席。此外,來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記者將在會前陸續抵達哥本哈根,對此次大會進行現場報道。
日前,新華社記者先行一步來到全世界聚焦的哥本哈根,親身感受了這座北歐名城的會前氣氛。
此次大會將在哥本哈根的貝拉會展中心舉行。位于哥本哈根市南部的貝拉會展中心是歐洲著名會展中心之一,可容納2萬名觀眾。從很遠處,就能看到一座成為會展中心標志的“大風車”;在中心入口處,還裝飾著一個與實物大小相同的風機葉片。
作為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會場,貝拉會展中心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尋找降低對環境影響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原材料、水和其他能源。
享有“環保之都”美譽的哥本哈根市一直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今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氣候變化應對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成為世界上首個零碳排放城市。記者在市政廳廣場的地面上看到,世界上首個零碳排放城市的目標被寫在一個醒目的大腳印上。
為配合大會召開,哥本哈根市政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在大會召開之前和大會期間,全市已舉辦和即將舉辦各種活動和展覽,約有90場與氣候相關的各類文化活動向公眾開放。
哥本哈根以“自行車城”著稱,超過三分之一的市民每天騎自行車上班或上學。為此,哥本哈根市博物館特地舉辦了“自行車展”,介紹哥本哈根作為自行車城的歷史,以實物展示了哥本哈根人悠久的騎自行車傳統,同時還展示了哥本哈根市政府及民間組織推進自行車運動的各類宣傳活動。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海運公司——丹麥馬士基航運集團,也在市中心步行街的街頭廣場舉辦展覽,用集裝箱改裝的展臺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告訴參觀者:開小汽車到15公里外的電子商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了一個DVD播放機從亞洲海運到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促使公眾進一步關注氣候變化的影響,加深對環保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在位于市中心的著名的國王新廣場,16個色彩繽紛且富有創意的地球模型格外引人注目。這個“酷球”藝術展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減少碳排放,避免全球氣候進一步惡化。
在廣場的另一端,大型圖片展“在它們消失之前應記住的100個地方”從早到晚吸引著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照片展示了地球上100個由于氣候變化及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而在未來可能消失的地方,告誡人們氣候變化將會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迄今為止在丹麥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會議。據悉,丹麥議會特地為此次會議的安保工作撥款8300萬歐元。為確保上萬名與會者的安全和大會的順利進行,丹麥警方向鄰國尋求援助,從瑞典、挪威、德國和比利時租借直升機、警車、警犬,加強安保措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