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任重道遠 各方須通力合作
1個月前,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剛剛在武漢落下帷幕,來自全球45個國家的1500多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齊聚一堂,共商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大計。今天開幕的第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技術設備博覽會是水環境領域的又一次大聚會,與會專家和代表將為我國城鎮水務相關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對我國水環境保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談3點看法,與大家一起交流。
充分認識“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重大戰略意義
2008年初,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提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這是指導新時期我國治水治污的重大戰略思想。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就是給水環境以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水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態系統得以恢復,由失衡走向平衡,進入良性循環,實現人水和諧發展。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國內外水環境治理經驗教訓的有益借鑒。
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通過的《武漢宣言》提出,各國政府、社會團體、水資源使用者和提供者、私人企業和所有利益相關方應當共同推進全球湖泊的治理與保護,建議采取以下8項行動:
一是制定實施讓湖泊休養生息的策略,在湖泊流域促進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減少入湖的點源和面源污染。
二是要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所有湖泊流域治理措施的重要基礎。
三是政府、社會和私有部門應開發創新經濟手段,為實現湖泊流域的可持續服務提供資金支持。
四是增進包括政府、社會團體、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伙伴關系,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共同致力于環境保護。
五是要鼓勵和實行多學科的技術創新來促進生態修復。
六是要將湖泊治理與應對氣候變化相結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
七是應強調湖泊流域綜合治理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制度、法律、經濟、科技和信息在湖泊流域綜合管理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八是加強國際合作,在全球范圍豐富湖泊流域綜合管理的內涵,與全球跨界水域的重要行動建立緊密聯系。
我們可以看到,《武漢宣言》充分體現了讓湖泊休養生息的核心理念,是本次世界湖泊大會取得的重要標志性成果。它進一步豐富了讓湖泊休養生息的內涵,指明了湖泊治理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向,對于我們應對水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緊緊把握我國水污染治理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
首先,我國水污染治理雖取得初步成效,但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水污染治理相關產業需求旺盛。根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有關統計,全國大江大河有超過1/5的監測斷面為劣V類水體,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國控重點湖庫中有39.3%為劣V類水體,還有約2.7億農村人口存在飲用水不安全的問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污染已從河流蔓延到近海,從地表延伸到地下,從一般污染物擴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形成了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排放疊加、新老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復合的態勢。因此,我國水污染治理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國家對水環境質量改善的迫切要求,必將為水處理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需求。
其次,中國政府持續加大環保投入,為水污染防治提供強大動力。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政府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提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指導方針,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環保投入進一步加大。僅在2008年第四季度,國家為擴內需新增了1000億元中央投資,其中用于水污染防治的資金就高達60億元。未來2年~3年內,中央還將投入900億元用于污水處理及管網設施建設、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理處置和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中央財政投入可以極大地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增強水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為水污染治理及相關產業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再其次,正在制定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將極大推動水污染治理相關產業發展。今年9月,溫家寶總理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節能環保等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目前,國務院有關部門也正在組織編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有專家預測,到2012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有望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8萬億元;到2020年,以低碳為主的產業比重將占全球GDP的20%~30%。當前,環境保護部正在擬訂《國家“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將更加突出環保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地位。作為環保產業投資的重中之重,水污染治理相關產業將隨著這一系列規劃的相繼出臺得到快速發展。
最后,“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的全面實施,將為水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科技支撐。針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水污染治理技術瓶頸問題,水專項專門設置了“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和“飲用水安全保障”兩個主題,重點突破城市污水處理與回用、城市污泥處理與資源化、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目前,水專項“十一五”階段任務正全面實施,部分項目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生活污水高效脫氮除磷、污水再生回用、飲用水凈化處理等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將極大地促進水污染治理相關產業的發展。
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為此,近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為供水安全提供保障。加快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村鎮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積極開展水源地周邊生態農業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全面開展流域內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核查,定期發布飲用水源地水質信息。建立城市飲用水源污染應急預案,形成飲用水水源的污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應急處理和水廠應急處理三位一體的飲用水水源應急保障體系。
二是統籌考慮供水與污水處理,加快實施一批水污染治理重大項目。按照“廠網并舉、管網優先”的原則,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以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雨污分流,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處理效率。新建污水處理廠要配套脫氮工藝,在建和已建污水處理廠必須抓好脫氮除磷工藝改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和在線監控設施建設。統籌考慮污水處理與供水、用水、節水和污水回用,加快再生水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營造良好的產業政策氛圍。努力籌措資金,增加政府投入,同時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水污染治理項目的信貸支持,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逐步加大水污染防治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把標準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加大產業政策、技術政策以及經濟政策對水污染治理相關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充滿活力、健康有序的產業發展格局。
四是加快實施水專項,切實提高科技支撐水平。環境保護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組織實施的水專項,是建國以來最大的環境保護科研項目。我也注意到,今天有好幾位水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主題專家組成員以及項目(課題)負責人等一大批技術專家出席了這次大會,并將介紹水專項取得的研究成果。下階段,我們將組織水專項各研究團隊,進一步加大攻關力度,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盡快將這些科研成果轉化成水污染治理的先進工藝和成套設備,為我國水污染治理及水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各部門各領域的通力合作。環境保護部將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各領域專家一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機遇,扎實工作,為我國水環境質量改善和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