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治污”治理入滇河道 16噸生物劑入寶象河
8日,由昆明市政府投資近4000萬元的寶象河水體生物修復項目在羊甫分洪閘段實施,一種名為“細菌治污”的新技術正式應用于寶象河治理中。有關專家估計:1年半內,昆明寶象河工程范圍內的整體水質將達到地表水VI-V類水,變成一條清澈的河流。
“細菌治污”首次在昆實施
8日上午11時,昆明經開區的羊甫分洪閘段的寶象河邊聚滿了人群,只見工作人員將一桶桶生物制劑捏成團,然后投入到寶象河中,寶象河迎來了“新主人”――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能有效消除水體黑臭,讓水質變得更好。
寶象河全長36.2公里,流域面積達292平方公里,該河是滇池治污工程的標志性河段,由昆明市市長張祖林擔任“河長”,目前,該河道已基本完成了沿河截污工程,可以展開“細菌治污”以提升水質。
負責此項目的是上海玉凰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此次投放寶象河的生物制劑,是該公司生產的一種經生物技術特別馴化的耐污性強、分解速率快的工業級馴化型微生物,對人體、動物無害,能強力降解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使其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灰質等成分,從而有效消除水體黑臭污染。這種利用自然界的有益菌將有機污染物進行原位降解的環境治理方法,被稱為生物修復技術。最近15年來,生物修復技術作為一種環境污染治理的替代技術,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地下水、沉積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其治污效果很好。昆明此次利用這種技術治污,旨在在入滇河道的治理中提供科技示范。
1年后寶象河水有望變清
“這項技術我們在上海的蘇州河上實施過,消除了蘇州河的黑臭。在其他的河道上我們也實施過,效果確實不錯,此次我們將在1個月內向寶象河中投入16噸生物制劑,以恢復水體自凈功能,這是生態治理方式。我們希望在治理滇池中發揮作用,讓滇池的水變得更清。”上海玉凰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久蔚說。
張久蔚說:“‘細菌治污’新技術實施大約1年半后,寶象河工程范圍內的整體水質,將達到地表水VI-V類水的水平,變成一條清澈的河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