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節能燈存污染 廈企呼吁建立回收體系
“五一”小長假,廈門科技館舉辦了“酷生活”公益環保活動,市民在活動現場用白熾燈、廢舊節能燈兌換新節能燈。但是,3500盞廢燈泡讓專業回收廢品的臥龍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度束手無策:在廈門,沒有一家廢品回收企業回收過這種東西,也沒聽說哪個地方能處理這種廢品。
今年3月的“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通士達公司通過本報也舉辦了類似的節能燈兌換活動。本報市民熱線室前些日子還堆放著一大堆廢舊節能燈。我們知道,廢舊節能燈里含有汞,隨意把它們扔進垃圾箱將會污染環境。
慶幸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節能燈生產基地的廈門,廢舊節能燈具污染問題早已引起企業的重視,目前通士達的廢舊節能燈處理設施已投入使用,東林電子正在建設當中。兩次活動所收集的廢舊節能燈都由企業帶回去處理。
廢棄節能燈的汞威脅
受制于制造工藝,節能燈里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汞,每盞燈中的含量大約為5毫克。這個量大概能沾滿一個圓珠筆尖。
廈門知名企業的節能燈泡汞含量則小于這一平均值。東林電子董事長賈強說,目前他們已做到了含汞量小于3毫克;通士達方面則表示,小于2毫克是他們目前能達到的技術水平。
然而,這區區兩三毫克的微量,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也足以使1噸飲用水中的汞含量達到極限值的2-3倍。
此外,汞的沸點也很低,常溫下即可蒸發。一支廢舊節能燈破碎后,可立即向周圍散發汞蒸氣,瞬時可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達到10-20毫克/ 立方米,而國家規定的汞在空氣中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01毫克/立方米。
含汞玻璃碎片對土壤、水源污染嚴重,一旦進入人體的汞超標,就會破壞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腎等,危害人體健康。
目前只當普通垃圾處理
記者在隨機調查中發現,10多名受訪者中,沒人知道節能燈含有汞,更不知道廢舊節能燈會污染環境。
“只聽說過可以節能,沒聽說過會造成環境污染啊。”市民李小姐驚訝地表示,她家里用壞的節能燈都是扔到垃圾桶的。另外,也從沒聽說過有專門機構在回收廢舊節能燈。
據了解,2008年以前,家庭廢熒光燈管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含汞危險廢物,需嚴格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2008年國家公布新的危險廢物名錄,則把家庭廢熒光燈管列入可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范圍。也就是說,可以把廢舊節能燈當成普通生活垃圾。
然而,廢舊節能燈到達垃圾填埋場后,一旦破碎,汞就有可能泄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汞蒸氣則散布到空氣中。
而汞又是流動性很強的有毒物質,當其沉降之后,會進一步轉化,比如以甲基汞的形式在魚類體內富集,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受害人數多達1 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的日本水俁病,就是由此引發。
廈企呼吁建立回收體系
目前,廢舊節能燈污染問題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及生產企業的重視。
今年3月份,在國家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項目對外招標中,節能燈汞含量、有無廢舊燈管處理設備及是否清潔生產已成為企業中標的門檻。這在以往的招標中是沒有被嚴格要求的。
賈強透露,東林電子目前已投入建設相應的回收渠道和裝置。“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建好,到時一年將可處理2000萬個廢舊節能燈。”6月份廈門再次推廣高效照明產品時,東林將同時啟動廢舊節能燈回收行動。
通士達公司去年也已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了廈門首個廢舊節能燈處理中心。
“設備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從瑞典引進,目前國內還沒有。”通士達公司相關負責人楊龍豹自豪地說,兩臺設備每小時可以無害化處理1噸廢舊節能燈。不過,這套設備目前未對外使用,原因主要是處理成本太高,每噸廢舊節能燈的處理成本達3500元。
從2008年開始,廈門已連續兩年接到國家發改委下達的100萬只節能燈具推廣任務。由于有財政補貼,市民需求踴躍,每年100萬只的節能燈具很快銷售一空。今年,廈門市民依然可以買到由國家財政補貼的節能燈具。
賈強估計,目前廈門一年消費的節能燈高達300萬只,消費多,損耗也多,建立廢舊節能燈的回收體系已是當務之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