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規模最大最先進混酸再生工程即將投運
日前,太鋼不銹冷軋廠混酸再生工程兩套設備達產達效后,第三套設備也即將投運。這標志著世界上處理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混酸再生工程即將全面投運。
不銹鋼表面處理會產生大量廢混酸。廢混酸的直接排放會嚴重污染環境,回收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國內鋼鐵企業多采用中和處理的辦法,但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產生的污泥還得進行二次填埋。同時,廢混酸中含有大量鐵和酸,具有極高的回收利用價值。
不銹冷軋廠混酸再生項目投資2.76億元,由奧地利安德里茨公司設計安裝,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噴霧焙燒法工藝。三套裝置年處理能力達15.8萬m3,可以回收處理太鋼全部廢混酸。
該工程投運實現了廢物的資源化和排放的減量化,獲得了良好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源。首先,氫氟酸的回收率達97%以上,硝酸回收率達60%以上。回收的氧化鐵粉中富含稀有金屬鉻與鎳,是高附加值的煉鋼原料。再生混酸與新酸調配后可重復使用,減少了大量新酸使用,降低了成本。其次,項目投運后,減少了污水中硝酸根含量,避免水系統受到破壞,保障了水資源重復利用。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石灰(CaO),減少了二次填埋成本。預計每年可節約石灰25116噸,減少大量污泥外運。再次,混酸再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極少,排放的氮氧化物含量僅有20ppm,僅為國家標準(100ppm)的五分之一,實現了全流程綠色生產。
截至8月底,不銹冷軋廠已處理廢棄酸液3.2萬m3,生產可利用再生酸2.5萬m3,回收鐵粉1233.5噸。5~8月共減少使用新硝酸1341噸、氫氟酸1347噸,節約配酸用工業新水1.4萬m3,配酸用除鹽水0.8萬m3,創效1933萬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